观照|用功修行时总是起妄念怎么办?


我们很多人在学佛后都会有自己修行的法门,或诵经,或念佛,或参禅,或持咒。这些行持在外人看来似乎并不十分困难,但经过一段切身实践就会发现,想要做到打成一片还是需要长时薰修。当我们非常专心于自己所修行的法门时,常会有妄念出现,这是很平常的,尤其是在最初学习的时候。那么发现了妄想后,应该如何应对才能提升我们自己的修行呢?


就觉察妄想来说,要具体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妄念刚起时便被觉察到,这时候往往会想要赶走它。凡越想赶走,反而会有越来越多的念头不断地冒出来,旧的没去,新的又来,好像秋天树下的落叶,总是扫不干净。另一种情况,想东想西不亦乐乎,猛然惊觉,意识到自己在打妄想时已经太迟了,甚至已经想不起最初的妄念是什么了,这又会使我们陷入懊恼、自责中无法自拔,影响后续用功。


情况虽有两种,应对的方法却是一致的,那就是放下——将自己的心念专注于正在用功的方法上,而对层出不穷的妄想置之不理。既不要刻意与之对抗,尝试彻底打消它,也不必因此而心烦意乱,让焦虑和愧疚的情绪影响自己,这些都是在继续为了妄念浪费时间、虚耗精神,只需要不去理会妄想,而将自己的心收摄回诵经的经文或念佛的佛号上,则妄想就会不息而自息。


这是个长期的过程,哪怕是诵一卷经,念一支香的佛号,类似的情况都会出现多次。这是因为我们多生累劫的习气深厚,才开始修行的一点道力想要与之抗衡,自然要经过一番艰苦的拉锯,妄想不断地起,我们都要“放下”,既不能被它迁走,也不能过分给予其过分关注,还是要抱定自己的工夫,或是一句佛号,或是一个话头,或是经文,或是咒语,久而久之,自然工夫纯熟,渐入佳境。


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师对用功曾有这么一番开示,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古人放下一着,最为入道要说。是知提之一字,乃是放下处为提,不是只想着话头为提也。马鸣云:心体离念,等虚空界。又云:离念境界,唯证相应。以心体本来离念,今人不知离念为正念,故执持提起一心,是以转增迷闷耳。何以放下处为提起?只如以阿弥陀佛为话头,当未提佛时,先要将外境放下,次将内心一切妄想一齐放下,次将此放下的一念也放下。放到无可放处,方于此中,着力提起一声佛来。即看者一声佛,从何处来,今落向何处去。把定金刚眼睛,一觑觑定。觑到没着落处,又提又觑,又追到一念无生处,便见本来面目也。

——《答袁沧孺使君》


大师开示的虽是参究念佛之理,其实用功下手处都是相通的。放下的同时便是在提起,提起的同时便是在放下,也唯有提起自己的工夫,才是真正的放下妄想。而不是像一般世人所误解的那样,将逃避现实或刻意忘记当做佛教的“放下”。详细来说,憨山大师将放下分为了几个层次:


首先我们需要放下外境,因为所有念头都是外境与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接触而产生的。动静、亮暗、冷暖,其他人说话和走过乃至呼吸等等,这些外缘都会影响修行中的我们,使我们杂念丛生。既然我们无法在一个完全隔绝而无任何干扰的地方修行,唯一的方法便是放下。即使已经能够专心到只专注于你的身心,还是会听到外面的声音,切勿对它们生气,你只需要在它们生起时放下它们,不随之而转即可。


当你已经放下了外境,接下来的步骤是放下自己。这不仅包括之前提到的纷飞的妄念,也包括我们对自己身体的关注。倘若一直担忧着自己的身体,尤其是关注那些不舒适的感觉,比如热、冷、背痛、脚疼、腿麻等等,又不断地想要去抓你的痒处、想换脚、想迁就这个身体,以减轻这些难受的感觉,那就再也无法专注于自己的工夫了。对于这些冷暖痛痒的感受和希望抓挠的想法,也仍是以置之不理为处置的原则,而专心致志于自己的方法,这样才能渐渐忘却身体的存在。


在放下了外境,也放下了对自己身体和妄想的关注后,那时剩下的就只有我们自己对工夫的“专注”了。然而,只剩“专注”而没有外境和身体时,还是有一个“专注”的念头,或者说,还是有一个“放下”的念头。最后一步的放下,便是要将这个“放下”的念头也舍掉,即是连用功的心也放下,到这里才是真正提起工夫的时节。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龙宫海藏散天香 灵隐盛夏晒经忙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巡觅
巡觅|在灵隐,邂逅的不仅仅是一场太阳雨
巡觅|访灵隐记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学处
学处|佛陀教我们如何爱国
学处|什么是菩萨
学处|佛有三身,说法的是哪一身
学处|有关念佛的三个困惑,你是否也有呢

☀观照
观照|念念迁谢 新新不住 如火成灰 渐渐销殒
观照|渐渐鸡皮鹤发 看看行步龙钟
观照|刹那刹那 念念之间 不得停住
观照|汝知身中有不灭耶

☀开示
开示|弘一法师: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
开示|虚云老和尚:怎能因为忙了就不讲威仪呢
开示|印光大师:菩萨之心犹如虚空,无所不遍,众生小感则小应,大感则大应
开示|太虚大师:从信心上修成定慧学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常识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遍行心所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来历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本迹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别境心所

☀素食
素食|秋三月 静心
素食|黄花遍处
素食|凉风袅袅,寒露凄凄
素食|离贪嫉

☀分享
分享|慈孝心 清凉行
分享|月光遍照 慈心流辉
分享|普护物命生慈心
分享|国庆欢喜报四恩

☀赏析
赏析|清丁观鹏绘宝相观音像
赏析|观音经变图卷
赏析|历经波折传入中国的千手观音
赏析|清早期绢地全堂佛会图

☀阅读
阅读|弘一大师传略
阅读|我虽学佛未忘世——八指头陀的爱国诗篇
阅读|大慧宗杲禅师《礼观音文》
阅读|杯水不能熄车薪之火,萤光不能破幽谷之昏

☀故事
故事|戒贪得自在
故事|拦住沙门的水鬼
故事|修行的事以后再说吧
故事|佛陀为何吃了三个月马麦

☀视频
视频|空山新雨后
视频|天香桂子落纷纷
视频|慧灯耀不二 禅窟得妙传
视频|我在灵隐做志工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防疫|疫情期间,老年人如何加强个人防护?

防疫|疫情期间,老年人如何加强个人防护?

最不能忽略的一点——及时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疫苗接种在预防重症等方面仍具有良好效果,老年人等脆弱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后容易发展成重症、危重症甚至死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获益最大,老年人及时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很有必...

禅诗欣赏——万事随缘了

禅诗欣赏——万事随缘了

诗偈其一【五代】契此和尚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随他白干了,我也省气力,他也无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

纪念|七月十九 莲宗三祖般舟承远大师往生日——国土空旷 各宜勉力

纪念|七月十九 莲宗三祖般舟承远大师往生日——国土空旷 各宜勉力

七月十九  净土三祖承远大师往生纪念日羸形垢面,侍弥陀傍。法照神游得观光,佛示其名坊。往嗣门墙,心法永传扬。01祖籍绵竹 学道成都承远大师(712—802),四川绵竹县人。起初学道...

高僧行迹|济癫僧传(27)

高僧行迹|济癫僧传(27)

廿七  榜文叩阍惊天子 话说松长老又买酒来请济癫吃得醉了,十分快活,济癫便提起笔来写道:伏以大千世界,不闻尽变于沧桑;无量佛田,到底尚存于天地。虽祝融不道,肆一时之恶;风伯无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