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灵隐回眸⑥——以文化润教为载体 积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2022灵隐回眸:

①以爱国爱教为旗帜 坚定不移践行中国化方向

②以制度建设为重点 依法依规强化从严治教

③以平安创建为目标 推动寺院管理现代转型

④以改革创新为引领 强化数字赋能激发活力

⑤以弘法利生为家务 利益众生不忘初心


2022年,杭州灵隐寺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研讨、读书和体验等活动,营造热爱文化、学习文化、传承文化、弘扬文化的良好氛围,挖掘弘扬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中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内容,作出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契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相融合的阐释,塑造温和、理性、包容的佛教文化品质。



节庆文化 彰显活力

深入挖掘元旦春节、端午节、盂兰盆节、中秋节、腊八等节庆文化的民俗内涵,营造喜庆热烈、安定团结、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从2012年起,杭州灵隐寺方丈光泉法师每年都会题写新年祈福年历。每一张祈福年历,采用传统丝网印刷,历经十八道工序。从2012年的“龙年祈福”,到2023年的“月德呈瑞”,为杭州市民的新年跨年,增添一份祥和与喜气,让广大百姓真切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端午来临,由杭州市宗教研究会和杭州市佛教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二期杭州宗教“文化讲堂”在灵隐寺举行。杭州市佛教协会副秘书长、灵隐寺监院智光法师应邀讲述中国传统节日之端午节的故事。



8月13日,2022第八届中华慈孝文化节在杭州启幕。蔡志忠禅意漫画展、慈孝公交穿行杭州等营造了节庆氛围。文化节开幕式暨年度中华慈孝人物颁奖盛典和中华慈孝养老论坛等活动,以多元角度、面向海内外阐释何为“慈孝”,激励全球华人知慈孝、行慈孝、扬慈孝。慈孝文化节,挖掘慈孝“鲜活”故事,扩容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和国际影响力。



文化品牌 拓展张力

坚持深耕品牌活动,持续拓展佛教文化的内在张力和外在传播力。


云林茶会、禅茶论坛、禅茶研学,挖掘禅茶文化的深层内涵,探索提升茶文化的新思路,借助悠远的茶韵,远播中华禅茶文化,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6月,云林书院与福星书院开展文化交流活动,佛道两教交流文化,探讨中华文化复兴之事。



棋禅文化,心灯续延。10月30日,由杭州灵隐寺、浙江省围棋协会主办,杭州佛教围棋文化交流中心承办的“千佛颂秋 一枰无为暨‘云林杯’第十四届以手谈心围棋三人联棋赛”在灵隐寺举行。



云林明行读书会第三期开班,新老会员欢聚一堂,在读书的过程中,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增长智慧。组织明行读书会会员及云林文化导读志愿者代表,前往宁波宝庆讲寺、保国寺和余杭径山寺、瓶窑南山摩崖石刻等地研学,走读浙江宋韵。


疫情期间,云林书院联系浙江大学、浙江科技学院的老师,线上开设国学班《论语》、《孟子》等传统文化经典导读,报名人数众多,社会反响强烈。



8月14日至26日,“千江印月 宋韵重光——第六届云林公益书画作品联展”在杭州灵隐寺直指堂展出,本次联展书法、篆刻、绘画等作品,共计260余幅,公益结缘作品100多幅,展览期间参观人次逾万。



“吴越春晓·乡约未来”暑期书法篆刻公益体验营,“共庆二十大·茶旅书画行”文化走亲及采风活动等,持续为“文化共同富裕”奉献力量。



文化论坛 推陈出新


2022年,成功举办第二届、第三届“灵隐山”文化国际论坛,收到专家学者投稿100余篇。中外学者代表和法师,线上线下共同探讨“灵隐山”文化,成果斐然。



5月,第十二届灵隐佛教文化论坛——灵隐寺与中国近代佛教暨纪念戒显和尚圆寂350周年学术研讨会召开,来自佛教界、学术界共30余位法师、学者代表线上参加论坛。



8月18日,2022“植物领先、健康吃素”食物论坛在灵隐寺举行,光泉法师从众生平等的教理和中华传统护生文化的理念诠释了素食的生活方式。



11月19日,第十九届吴越佛教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东方唯识学专业委员会年会在灵隐寺举行,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和佛教院校80余名专家学者与法师参加学术研讨。



艺道清凉 心悟禅机


6月11日至30日,杭州佛学院教学成果展在灵隐寺直指堂展出。展出作品笔绕金石味,墨生清静花,点画之间波涛迭起,烟云漫散,充分展示了师生们深厚的佛教修养和高妙的艺术造诣。以艺载道,弘法利生。



7月19日至8月12日,杭州佛学院艺术院第四届书画扇面展在灵隐寺直指堂展出。展出的扇面作品皆出自杭州佛学院艺术院诸学僧之手,作品设色清雅,古风悠然,咫尺清凉,万缘皆禅。



11月3日,由浙江省佛教协会、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主办,杭州灵隐寺、浙江省文联传媒中心承办的“祝福亚运”第二届“东南佛国杯”佛教文化摄影大展评选揭晓。此次活动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2000多人的8000多件作品,100件获奖作品网上公示。



11月19日至12月5日,“如是观——陆尚写意绘画作品展”在灵隐寺直指堂举办。展览分为中西学人肖像、达摩作品、禅宗题材、古代诗意图、课堂钩古等系列,展出其写意绘画精品100余幅。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学处
学处|无有众苦 但受诸乐——一起来看看极乐世界的十种快乐
学处|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具体分为哪几个阶段
学处|佛教是如何认识疾病的
学处|佛教四纲目——信、解、行、证

☀观照

观照|礼敬佛菩萨的十种作用

观照|礼佛一拜 罪灭河沙
观照|发起一个正愿
观照|重法:主敬存诚,如面佛天

☀开示
开示|沩山灵祐禅师: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
开示|虚云老和尚:一切圣贤之所以为圣贤者,其要在于明因识果
开示|百丈怀海禅师教授的“大乘入道顿悟法”
开示|蕅益大师: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物语|先放腊梅凝瑞雪 次教春色到瑶池

☀常识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不定心所
常识|腊月初八为什么要喝粥
常识|五位百法:色法
常识|五位百法:心不相应行法③

☀素食
素食|动静寒温 自愧自悔
素食|放下
素食|闻教便行
素食|珍重

☀分享
分享|舌灿莲花 妙语连珠
分享|志工服务“不打烊”,无私奉献迎新春
分享|今年春节,我选择这样过年
分享|这个春节更有年味

☀赏析
赏析|敦煌写经精品:释慧湛《佛说生经》手稿
赏析|五世纪北魏石雕定光佛立像碑
赏析|南梁石雕阿育王像
赏析|宋代《五百罗汉·应身观音图》

☀阅读
阅读|富贵留恋人
阅读|他非不足辨 己过当自修
阅读|牛头法融禅师《心铭》
阅读|蕅益大师自传:八不道人传

☀故事
故事|凡眼不识菩萨
故事|金色比丘尼
故事|被遗弃的弟弟
故事|求福的人

☀视频
视频|生日祝福 福寿延绵
视频|灵隐问禅
视频|元宵佳节同欢乐 处处咸燃无尽灯
视频|霏霏冻雨细无声 解洗梅花花上尘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审核|相莲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喜无著尊者(353)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喜无著尊者(353)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学处|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学处|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六祖惠能大师写下“菩提本无树”偈颂后,五祖为了保护他,一边淡淡地说了一句“亦未见性”,一边却潜往碓坊,以杖击碓三下来暗示六祖。六祖领会了五祖之意,便于当夜三鼓入室,五祖以袈裟遮围,为他解说《金刚经》。...

云林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下)——《妙法莲华经》与莲华三喻

云林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下)——《妙法莲华经》与莲华三喻

前文回顾:云林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上)——佛经中为何常以莲花为喻?前文中已经解释了“莲华”喻“妙法”,可以突出《法华经》所阐释的义理是因赅果海、果彻因源的圆教。结合全经二十八品的内容,莲华之喻除了因...

新闻|“共庆二十大·茶旅书画行”  ——云林书院走进转塘街道 助力文化共富

新闻|“共庆二十大·茶旅书画行” ——云林书院走进转塘街道 助力文化共富

万亩茶园延绵不断,龙坞茶镇秋意盎然。10月中旬,云林书院组织了杭州12个街道书画院的45位居民书画家代表,齐聚在龙坞镇何家村文化礼堂,举行“共庆二十大·茶旅书画行”文化走亲及采风活动。何家村自然环境优...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正观敌色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正观敌色

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这里则是更加详细地阐明,修行一定要脚踏实地用功...

通启|杭州灵隐寺2022年水陆法会延期举行

通启|杭州灵隐寺2022年水陆法会延期举行

通启杭州灵隐寺“二〇二二年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延期至2022年11月7日—13日(农历十月十四至二十)举行。随喜法会者可点击灵隐寺公众号服务栏中“水陆法会”或长按文末二维码,在线登记随喜祈福(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