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访寺院:经典那么多,我读哪部好?

    


佛教的经典很多,我们常说的《大藏经》,如果想要完整地看一遍,至少也得三年的时间,如果还想进一步,每一部都加以研究,就得尽此一报身地用功了。


对于很多初学佛的人来说,往往会苦于经典太多,不知道该从哪一部经下手。那么,初学佛的人,应先读诵哪些佛经呢?


按照中国的传统,净土宗相对更普遍,也最为大家所了解。因此,一开始接触佛教,可以先研究《佛说阿弥陀经》,同时念阿弥陀佛。同样,听过阿弥陀佛的,也都会知道观世音菩萨,因此也可以研究《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这两部经都翻译得很通顺,并不会像我们以为的那样难懂。虽然解经有深有浅,但是只要下一番功夫,相信都会有所了解和受益。因此,可以先把《阿弥陀经》研究好,再把《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研究好,接下来可以慢慢看遗教三经。


古时候的大德们,认为初学应该看这三部经——《佛遗教经》、《四十二章经》、《八大人觉经》,因此将这三部经编到一起,叫遗教三经。这三部经,经文相对也较短,很好研究。


    


遗教三经研究懂了,如果想知道佛教的大概情形,可以再看《释教三字经》,也叫佛教初学课本。《释教三字经》内容非常丰富,包含有性理,有释迦如来降生的原因,说法的次序,西天、东土传承的历史,大、小乘十宗的概要,最后举出了许多足以模范群伦的大德,拿来劝诫后学,用意极其深远,也可以说是悲心的流露。通过研究这部书,就可以了解到全体佛学的大概情形。


再进一步,可以看太虚大师作的《佛教各宗派源流》。中国大乘佛教一共有八大宗派,这八大宗派,都是什么人创起的?怎么样流传下来的?这本书都有详细的介绍。



    


如果发愿要弘法利生,《佛教各宗派源流》看好了,可以再看天台宗的《天台四教仪》,贤首宗的《五教仪开蒙》这两部书,把这两部研究通了,佛教的纲要,都可以了解。


要再多研究,就可以研究《大乘起信论》,把《起信论》研究好了,再研究《金刚经》、《楞严经》、《法华经》,这些大部经典,都可以再一部一部加以研究。


佛教的经典研究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名相不容易了解,因为它是专门的学问,好在现在有佛学大辞典,研究经典注解,有看不懂的名词,可以查佛学大辞典。


很多人觉得佛教难懂,往往是卡在名相这一关,如果能通过反复学习加以克服,则会发现佛经并不像我们以为的那样晦涩难懂。而且一经通,则经经通,把一部经研究通了,经经都通了,因为经上只有一个道理,没有两个道理。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尘空法师遗著《无我》
藏识|龙宫海藏散天香 灵隐盛夏晒经忙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巡觅
巡觅|冷泉初夏——草欹疑石坠 水定见鱼还
巡觅|在灵隐,邂逅的不仅仅是一场太阳雨
巡觅|访灵隐记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学处
学处|中秋一夜月 露洒满林珠
学处|忏悔业障至何时才能得罪业清净
学处|生宏律范 死归安养——灵芝元照律师是如何由轻谤净土转为专志西方的
学处|佛陀教我们如何爱国

☀观照
观照|久念功深 必定见佛
观照|修证即不无 污染即不得
观照|念念迁谢 新新不住 如火成灰 渐渐销殒
观照|渐渐鸡皮鹤发 看看行步龙钟

☀开示
开示|虚云老和尚:如何能脚踏实地呢?只有口诵心惟,朝斯夕斯的干
开示|太虚大师:人生进善之阶段
开示|印光大师:不可藐视净土以禅破净
开示|弘一法师:吟到夕阳山外山,古今谁免余情绕

☀联灯
联灯|恒顺众生就是无原则地满足一切心愿吗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物语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常识
常识|五停心观
常识|三法印与一实相印
常识|五位百法:心法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遍行心所

☀素食
素食|中秋意
素食|欢喜
素食|修慈
素食|秋三月 静心

☀分享
分享|智孝之道报亲恩
分享|慈孝心 清凉行
分享|月光遍照 慈心流辉
分享|普护物命生慈心

☀赏析
赏析|松广寺朝鲜佛画:华严经变相帧
赏析|北齐石雕思惟菩萨及胁侍像
赏析|东魏石雕佛坐像
阅读|弘一大师传略

☀阅读
阅读|大道无成 业果先就
阅读|山色
阅读|心有则业有,阎老子铁棒未放汝在
阅读|弘一大师传略

☀故事
故事|路要自己走
故事|帝须罗汉
故事|爱生则苦生
故事|海中受苦的鲸鱼

☀视频
视频|荷叶团团擎翠盖 莲花灼灼斗红妆
视频|济公的主场——围棋在灵隐
视频|有人来问居山意
视频|空山新雨后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分享|舌灿莲花 妙语连珠——参加2022佛教论辩会感悟(二)

前文回顾:分享|辩才无碍  内心无诤——参加2022佛教论辩会感悟(一)2022年11月7日舌灿莲花  妙语连珠文|王春梅11月7日参加“2022佛教论辩会”一天,在为辩手们精彩表...

故事|放逸的祸害

故事|放逸的祸害

过去,有一长者专门将牛乳熬煮成香醇味美的酥油出售,瓶瓶的酥油皆贮放于阁楼之中。有一回,长者取完酥油后,未将瓶盖栓紧,于是阁楼中的老鼠闻香而至,一头便钻入瓶内大快朵颐。贪吃的老鼠实在无法克制酥油香浓的诱...

常识|弃贪欲盖

常识|弃贪欲盖

五盖,即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五种。这五法,能盖覆我人的自性清净心,因此称作五盖。弃除五盖,则内心不起,意地清净,堪伫道器。弃贪欲盖,此处贪欲是内意根中生欲,即前尘落谢影子,转入意地之中,追缘过去...

月德呈瑞|安忍外境,不嗔不喜

月德呈瑞|安忍外境,不嗔不喜

羼提,秦言忍辱。内心能安忍外所辱境,故名忍辱。忍辱有二种, 一者生忍,二者法忍。菩萨以质直清净心,修此二忍,为羼提。为感谢大家一年来对【灵隐寺】公众号的关注与支持,我们将会为本条推文下方留言点赞数量最...

禅诗欣赏——安心是药更无方

禅诗欣赏——安心是药更无方

病中游祖塔院【宋】苏轼紫李黄瓜林路香,乌纱白葛道衣凉。闭门野寺松阴转,欹枕风轩客梦长。因病得闲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道人不惜阶前水,借与匏樽自在尝。村路上紫李黄瓜一阵阵芳香,乌纱帽白夏布道袍十分清凉...

阅读|学佛应当心大而胆小——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选读(三十)

阅读|学佛应当心大而胆小——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选读(三十)

心胆古人有言:“胆欲大而心欲小①。”胆大者,谓其有担当也。心小者,谓其有裁酌②也。担当,故千万人吾往③。裁酌,故临事而惧,好谋而成④。此正论也。至于僧,则反是,吾谓心欲大而胆欲小。心大,故帡⑤包十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