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故事——观作瓶(59)

观作瓶

——《百喻经》



经文

譬如二人至陶师所,观其踏轮而作瓦瓶,看无厌足。一人舍去,往至大会,极得美膳,又获珍宝。一人观瓶而作是言:“待我看讫。”如是渐冉,乃至日没,观瓶不已,失于衣食。



释义

有两个人,共同去参加一个集会,路上看见窑工们在做瓦瓶,就停下来看了很久。


后来,其中一个人赶去参加集会,在会上吃到了十分丰富的饭菜,还分到了珍贵的物品。


另一个人,只顾看着窑工做瓦瓶,总是想:“等我看完了这个再走。”可是窑工做了一个又一个,他也看了一只又一只,一直到日落,他还在看,终于没能去参加集会,还失去了一顿美餐和珍贵的礼品。



寓意

世人往往为世俗事务,虚度时日,丧失毕生光阴,把切身的生死问题和珍贵的佛法,都蹉跎了不去修学,一生空过。


今日营此事,明日造彼业,

诸佛大龙出,雷音遍世间,

法雨无障碍,缘事故不闻。

不知死卒至,失此诸佛会,

不得法珍宝,常处恶道穷。

背弃放正法,彼观缘事瓶,

终常无竟已,是故失法利,

永无解脱时。

往期回顾:百喻经故事 

愚人食盐(1)

愚人集牛乳(2)

以梨打头破(3)

妇诈称死(4)

渴见水(5)

子死欲停置家中(6)

认人为兄(7)

山羌偷官库(8)

叹父德行(9)

三重楼(10)

婆罗门杀子(11)

煮黑石蜜浆(12)

说人喜嗔(13)

杀商主祀天(14)

医与王女药(15)

灌甘蔗(16)

债半钱(17)

就楼磨刀(18)

乘船失盂(19)

人说王纵暴(20)

妇女欲更求子(21)

入海取沉水(22)

贼偷锦绣(23)

种熬胡麻子(24)

水火(25)

人效王眼瞤(26)

治鞭疮(27)

为妇贸鼻(28)

贫人烧粗褐衣(29)

牧羊人(30)

雇借瓦师(31)

估客偷金(32)

斫树取果(33)

送美水(34)

宝箧镜(35)

破五通仙眼(36)

杀群牛(37)

饮木筒水(38)

见他人涂舍(39)

治秃(40)

毗舍阇鬼(41)

估客驼死(42)

磨大石(43)

欲食半饼(44)

奴守门(45)

偷犛牛(46)

贫人作鸳鸯鸣(47)

野干为折树枝所打(48)

小儿争分别毛(49)

医治背偻(50)

五人买婢共使作(51)

伎儿作乐(52)

师患脚付二弟子(53)

蛇头尾共争在前(54)

愿为王剃须(55)

索无物(56)

踏长者口(57)

二子分财(58)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观照|刹那刹那 念念之间 不得停住

观照|刹那刹那 念念之间 不得停住

前文回顾:观照|念念迁谢 新新不住 如火成灰 渐渐销殒观照|渐渐鸡皮鹤发 看看行步龙钟释迦牟尼佛通过向波斯匿王的几次提问,不仅让波斯匿王得出了“决知此身当从灭尽”的结论,更引导着他从少年、壮年、老年三...

杭州佛学院教理院、外语院、艺术院美术专业2023年招生简章

杭州佛学院教理院、外语院、艺术院美术专业2023年招生简章

教理院● 杭州佛学院是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浙江省佛教协会主办,杭州市佛教协会承办的一所综合性佛教院校。学院前身是1946年由太虚大师和巨赞法师创办的“杭州武林佛学院”,是一所以佛学理论教育...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持善法尊者(308)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持善法尊者(308)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恭迎|七月十五 盂兰盆节(佛欢喜日)

恭迎|七月十五 盂兰盆节(佛欢喜日)

目连启教 世尊宣扬钵和罗饭利存亡 脱苦往西方妙乐无疆 孝行永流芳“盂兰”二字是梵语,译曰倒悬,也就是被倒挂着的意思,用以形容三恶道众生(地狱、饿鬼、畜生)的苦厄之状。“盆”是盛载食物的容器,泛指一切盘...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别境心所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别境心所

前文回顾:常识|五位百法:心法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遍行心所欲、胜解、念、定、慧五个心所,缘各别的境相而得生起,故名别境。这五个心所,不像遍行五法周遍行于一切境起,只能对于各别的所乐(欲),决定(胜...

故事|修行的事以后再说吧

故事|修行的事以后再说吧

过去有兄弟二人,哥哥经商,弟弟志愿做个修道者,因此弟弟就加入佛陀的僧团去出家学道,由于他精进不懈怠,很快地得证了阿罗汉果。弟弟时常去探望哥哥,看到哥哥为生意忙碌的情景,就劝导他学佛。可是哥哥的回答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