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八月十五 风穴延沼禅师圆寂日



汝州(今河南临汝)风穴延沼禅师,南院慧颙禅师之法嗣,俗姓刘,余杭人。延沼禅师自幼即怀出世之志,厌荤腥。在父母的要求下,曾一度学习儒家经典,参加进士考试,但是一举不中。于是便依本州开元寺智恭禅师落发出家、受具足戒,并研习天台止观。但是,经过几年的学习,他感觉到,自己大事未了,心地未明,象这样沉溺于义理,将永无有出头之日。于是便抛开所业,游方参学。


二十五岁那一年,延沼禅师来到越州镜清道怤禅师座下。虽蒙镜清禅师数番启发,奈何机缘未到,未能彻旨。于是便往参襄州华严院,当时南院慧颙禅师的侍者守廓禅师亦在华严座下。

一日,华严和尚示众道:“若是临济、德山、高亭、大愚、鸟窠、船子下儿孙,不用如何若何,便请单刀直入。”

守廓侍者一听,便从大众中走出,大喝一声。华严和尚亦大喝一声。守廓侍者再喝一声,华严和尚亦喝。

守廓侍者于是便礼拜,并用手指着华严和尚,回顾大众道:“这老汉一场败缺(露出破绽)。”说完便大喝一声归众。


延沼禅师见到这一幕,对守廓侍者连连赞叹称奇,并与他结为好友。在守廓侍者的指点下,延沼禅师对临济禅师的三玄三要之旨,颇有领会。后守廓侍者劝他参礼他的师父南院慧颙禅师。

延沼禅师初进南院,却不礼拜慧颙禅师。

南院禅师道:“入门须辨主。”

延沼禅师道:“端的请师分。”

南院禅师一听,便于左膝上拍一拍,延沼禅师大喝一声。南院禅师又于右膝上拍一拍,延沼禅师又大喝一声。

这时,南院禅师便道:“左边一拍且置,右边一拍作么生?”

延沼禅师道:“瞎!”

南院禅师于是拿起木棒。

延沼禅师道:“莫盲枷瞎棒,夺打和尚,莫言不道(您不要瞎打人!当心您手上的木棒被我夺下,那时我打您,不要说我无礼)。”

南院禅师只好掷下木棒,说道:“今日被黄面浙子钝置一场(钝置,意思是使对方露出破绽,显得不聪明、不灵利。这一用语在语录中经常出现)。”

延沼禅师却道:“和尚大似持钵不得,诈道不饥。”

南院禅师便问:“阇黎曾到此间么?”

延沼禅师道:“是何言欤?”

南院禅师道:“老僧好好相借问。”

延沼禅师道:“也不得放过。”

说完便退下。延沼禅师后随众参毕,方进丈室具礼拜谢南院禅师。

南院禅师问:“阇黎曾见甚么人来?”

延沼禅师道:“在襄州华严与廓侍者同夏。”

南院禅师道:“亲见作家来。”并问:“南方一棒作么商量?”

延沼禅师道:“作奇特商量。”说完便反问南院禅师:“和尚此间一棒作么商量?”

南院禅师于是拈起拄杖,说道:“棒下无生忍,临机不见师(这里的“不见”相当于“不让”)。”

延沼禅师一听,言下大彻玄旨。


于是他便留在南院座下,执侍、请益六载,尽得临济玄要。后应四众邀请,驻锡风穴,一时法席冠天下,学者臻萃。


延沼禅师之禅风颇似临济,虽较少用喝,然其话语威猛峻烈,让人无处藏身。曾举:“古人云,‘我有一只箭,曾经久磨练,射时遍十方,落处无人见。’山僧即不然,我有一只箭,未尝经磨练,射不遍十方,要且无人见。”时有僧便问:“如何是和尚箭?”延沼禅师遂作弯弓势,那僧便礼拜。延沼禅师道:“拖出这死汉。”


另有上堂法语云:“夫参学眼目,临机直须大用现前,勿自拘于小节。设使言前荐得,犹是滞壳迷封。纵然句下精通,未免触途狂见。应是从前依他作解,明昧两歧,与你一时扫却,直教个个如师子儿,吒呀地哮吼一声,壁立千仞,谁敢正眼觑著?觑著即瞎却渠眼。”


延沼禅师圆寂于北宋开宝六年(973)。临终有偈云:

道在乘时须济物,远方来慕自腾腾。

他年有叟情相似,日日香烟夜夜灯。







往期回顾




延期截稿,面向全国摄影人:第二届“东南佛国杯”佛教文化摄影大展

藏识
藏识|76年前的端午节 太虚大师在灵隐寺写了首诗
藏识|尘空法师遗著《无我》
藏识|龙宫海藏散天香 灵隐盛夏晒经忙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巡觅
巡觅|《佛说八大人觉经》之大心普济觉
巡觅|冷泉 我记忆中的清静之地
巡觅|冷泉初夏——草欹疑石坠 水定见鱼还
巡觅|在灵隐,邂逅的不仅仅是一场太阳雨

☀学处
学处|愿求无上佛道 度脱一切众生
学处|《地藏菩萨本愿经》各品大意
学处|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学处|什么是事忏与理忏

☀观照

观照|佛是已觉悟的人 人是未觉悟的佛
观照|在娑婆世界为什么专凭自力,悟修甚难
观照|久念功深 必定见佛
观照|修证即不无 污染即不得

☀开示
开示|太虚大师:人生之解析
开示|弘一大师:普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
开示|印光大师:阅读佛经不可亵慢
开示|谛闲法师:如来禅与祖师关之区别

☀联灯
联灯|恒顺众生就是无原则地满足一切心愿吗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物语
物语|七叶树——根苗自是不寻常 托质偏于古道场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常识
常识|无限的慈悲:菩萨因何名观世音
常识|四谛法之道谛四行相
常识|十二因缘法门
常识|五停心观

☀素食
素食|净心
素食|徐行处暑天
素食|本心
素食|中秋意

☀分享
分享|法水长流愿无量
分享|五年皈依路
分享|智孝之道报亲恩
分享|慈孝心 清凉行

☀赏析
赏析|唐代白石雕大势至菩萨立像
赏析|敦煌藏经洞绢画地藏菩萨像
赏析|圆悟克勤禅师《印可状》
赏析|松广寺朝鲜佛画:华严经变相帧

☀阅读
阅读|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附科判)
阅读|华严不如艮卦?
阅读|皮袋歌——纪念虚云老和尚诞辰182周年
阅读|学佛应当心大而胆小

☀故事
故事|佛陀的广长舌相
故事|树神也来抢功德
故事|冤冤相报
故事|变成大鱼的国王

☀视频
视频|飞来峰元代造像——尊胜佛母龛
视频|云林走读之灵鹫飞来
视频|品味千年宋韵
视频|荷叶团团擎翠盖 莲花灼灼斗红妆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开示|太虚大师:欲令吾人安信志之心,定慧性之命,必求佛教之无上真正之道

开示|太虚大师:欲令吾人安信志之心,定慧性之命,必求佛教之无上真正之道

茫茫宇宙,譬如一大逆旅,吾人与万物并生此逆旅之中,要皆过客而已。逆旅未至销毁,即过客不绝来往。然逆旅依然存在,悠悠千古,一代一代之过客竟不知其何所归往?只少数所谓帝王、将相、圣贤、豪杰、名士、美人者,...

参访寺院:为佛弟子须敬经像

参访寺院:为佛弟子须敬经像

很多佛弟子刚开始学佛时,虽然有猛利的发心,但是于日常的行仪则少有注意。学佛,原本是超凡入圣的事业,有一分恭敬,即有一分道德,想要自修有得、深入佛道,则必须要行仪审慎。凡是佛弟子,见佛像时,无论塑像画像...

新闻|浙江省佛教协会八届理事会第五次会长会议、第三次理事会暨常务理事会会议在舟山召开

新闻|浙江省佛教协会八届理事会第五次会长会议、第三次理事会暨常务理事会会议在舟山召开

3月29日至30日,浙江省佛教协会八届理事会第五次会长会议、第三次理事会暨常务理事会会议在舟山(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召开。浙江省民宗委副主任钟新章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浙江省民宗委党组成员、省委统战部...

禅诗欣赏——山家不会论春夏 石烂松枯又一年

禅诗欣赏——山家不会论春夏 石烂松枯又一年

山居之三【宋】雪岩祖钦禅师夹岸桃花红欲然,洞中流水自涓涓。山家不会论春夏,石烂松枯又一年。“夹岸桃花红欲然”,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是一片热烈浓郁的桃源春光;清溪两岸,桃枝夭夭,桃花红得好像要燃烧起来一般...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举难劝修④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举难劝修④

佛言: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嗔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

阅读|我虽学佛未忘世——八指头陀的爱国诗篇(下)

阅读|我虽学佛未忘世——八指头陀的爱国诗篇(下)

前文回顾:阅读|我虽学佛未忘世——八指头陀的爱国诗篇(上)二、对国难当头的焦虑,对丧权辱国的愤懑,对投降派的遣责。“落日青山远,浮云白昼昏。衣冠一时盛,肝胆几人存?”君主懦弱,群臣昏庸,几人是匡扶社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