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圆悟克勤禅师《印可状》


北宋纸本墨书  圆悟克勤禅师

规格:43.9 × 52.4 cm

 
圆悟克勤(1063—1135),宋代高僧,俗姓骆,字无着,法名克勤,崇宁县(今成都郫县唐昌镇附近,北宋末年属彭州)人。先后弘法于四川、湖北等地,晚年住持成都昭觉寺,声名卓著,皇帝多次召其问法,并赐紫衣和“佛果禅师”之号,后又赐号“圆悟”,去世后谥号“真觉禅师”。 

本件为圆悟克勤送给弟子虎丘绍隆的“印可状”之前半部,也是现存最古的禅僧书迹(印可状指禅宗认可修行者的参悟并允其嗣法的证明)。内容述及禅由印度传入中国并至宋代分为各派的经过,且说明了禅的精神。书风虽不依定式,但具有经过严格修行而达到的淡泊意趣,自古以来被茶道家视为禅僧书迹之首,深受重视。


· 局部赏析 ·




释文:有祖已来。唯务单传直指。不喜带水拖泥打露布列窠窟钝置人。盖释迦老子。三百余会对机设教。立世垂范太段周遮。是故最后径截省要接最上机。虽自迦叶二十八世。少示机关多显理致。至于付受之际。靡不直面提持。如倒刹竿碗水投针示圆光相执赤旛把明鉴。说如铁橛子传法偈。达磨破六宗。与外道立义。天下太平。翻转我天尔狗。皆神机迅捷。非拟议思惟所测。洎到梁游魏。尤复显言。教外别行单传心印。六代传衣所指显著。逮曹溪大鉴。详示说通宗通。历涉既久。具正眼大解脱宗师。变


释文:革通涂。俾不滞名相。不堕理性言说。放出活卓卓地。脱洒自由。妙机遂见。行棒行喝。以言遣言。以机夺机。以毒攻毒。以用破用。所以流传七百来年。枝分派别各擅家风。浩浩轰轰莫知纪极。然鞠其归着。无出直指人心。心地既明无丝毫隔碍。脱去胜负彼我是非知见解会。透到大休大歇安稳之场。岂有二致哉。所谓百川异流同归于海。要须是个向上根器具高识远见。有绍隆


释文:佛祖志气然后能深入阃奥。彻底信得及直下把得住。始可印证堪为种草。舍此切宜宝秘慎词。勿作容易放行也。







往期回顾




延期截稿,面向全国摄影人:第二届“东南佛国杯”佛教文化摄影大展

藏识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佛智端裕禅师
藏识|76年前的端午节 太虚大师在灵隐寺写了首诗
藏识|尘空法师遗著《无我》
藏识|龙宫海藏散天香 灵隐盛夏晒经忙

☀巡觅
巡觅|走出失去亲人的痛 观世音菩萨教我的两件事
巡觅|《佛说八大人觉经》之大心普济觉
巡觅|冷泉 我记忆中的清静之地
巡觅|冷泉初夏——草欹疑石坠 水定见鱼还

☀学处
学处|盂兰盆节供佛及僧 功德利益殊胜难思
学处|愿求无上佛道 度脱一切众生
学处|《地藏菩萨本愿经》各品大意
学处|不识本心 学法无益

☀观照
观照|每日念佛多少比较好
观照|忆佛念佛 久久为功
观照|佛是已觉悟的人 人是未觉悟的佛
观照|在娑婆世界为什么专凭自力,悟修甚难

☀开示
开示|慈舟法师:念阿弥陀佛与普贤十大行愿
开示|太虚大师:人生之解析
开示|弘一大师:普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
开示|印光大师:阅读佛经不可亵慢

☀联灯
联灯|恒顺众生就是无原则地满足一切心愿吗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物语
物语|七叶树——根苗自是不寻常 托质偏于古道场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常识
常识|世界各地的佛弟子们如何庆祝卫塞节
常识|无限的慈悲:菩萨因何名观世音
常识|四谛法之道谛四行相
常识|十二因缘法门

☀素食
素食|咬秋
素食|净心
素食|徐行处暑天
素食|本心

☀分享
分享|雨中的青绿
分享|法水长流愿无量
分享|五年皈依路
分享|智孝之道报亲恩

☀赏析
赏析|犍陀罗浮雕 “大光明之神变”
赏析|明代木雕彩绘罗汉坐像
赏析|唐代白石雕大势至菩萨立像
赏析|敦煌藏经洞绢画地藏菩萨像

☀阅读
阅读|诵经时打妄想会怎样
阅读|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附科判)
阅读|华严不如艮卦?
阅读|皮袋歌——纪念虚云老和尚诞辰182周年

☀故事
故事|实语守信的须陀须摩王
故事|佛陀的广长舌相
故事|树神也来抢功德
故事|冤冤相报

☀视频
视频|飞来峰元代造像——尊胜佛母龛
视频|云林走读之灵鹫飞来
视频|品味千年宋韵
视频|荷叶团团擎翠盖 莲花灼灼斗红妆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纪念|腊月初三 德山宣鉴禅师圆寂日——点心从饭店 归命在龙潭

纪念|腊月初三 德山宣鉴禅师圆寂日——点心从饭店 归命在龙潭

鼎州(后改朗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德山宣鉴禅师,龙潭崇信禅师之法嗣,俗姓周,简州(今四川简阳、资阳一带)人。幼年即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对律藏和性相二宗经论颇有研究。经常给信众讲《金刚经》,时人称之为...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根本烦恼②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根本烦恼②

前文回顾:常识|五位百法:心法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遍行心所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别境心所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①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②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③常识|五位...

释教三字经|善男女 皆生信 求出家 期现证 建十寺 安僧尼 三宝备 始于兹

释教三字经|善男女 皆生信 求出家 期现证 建十寺 安僧尼 三宝备 始于兹

这里是说到汉明帝时,佛教初入中国僧道斗法的故事,其间摄摩腾、竺法兰两位高僧显现神变,为当时在场的善男信女亲眼所见。这些善男女各个都生起强烈的信心,纷纷要求出家,期望证得自心,也能显现心体上的妙用。摄摩...

纪念|冬月廿四 天台智者大师圆寂日

纪念|冬月廿四 天台智者大师圆寂日

天台教主智者大师像赞归命大教主,人称小释迦。本地不可测,示迹乃堪夸。灵相兼尧舜,神德动夷华。权实穷奥旨,归宗在法华。四辩澍妙雨,两足严大车。止观传心印,玄文伏偏斜。永劫述难尽,功若恒河沙。允矣无上士,...

学处|《地藏菩萨本愿经》各品大意(一)

学处|《地藏菩萨本愿经》各品大意(一)

地藏菩萨有专经三种,分别是十轮经,占察经和本愿经,其中最为佛弟子所熟悉的就是本愿经,全称《地藏菩萨本愿经》。这部经的翻译者是唐朝于阗的沙门实叉难陀,经文翻译的浅显易懂,很容易为大众所了解。这部经里所说...

赏析|南宋佛画阿弥陀三尊像

阿弥陀三尊,指阿弥陀佛及其胁侍观世音及大势至。如《十六观经》说∶“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炽盛不可具见,百千阎浮檀金色不得为比。”由于此三尊代表西方极乐世界之本尊,故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