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照|佛是已觉悟的人 人是未觉悟的佛

许多游客来到寺院,看见庄严佛像高踞法座之上,慈眼注视着面前礼敬的众生,都会由衷产生一种景仰之情。但很多人可能并不了解:“佛”究竟是什么?佛和其他的“神”有何区别?通过礼拜、供养佛,就能够满足我们内心的一切希求吗?


事实上,佛是梵语佛陀耶的简称,佛陀耶翻译为中文,就是觉者,也就是觉悟之人的意思。这样说大家可能就会发现,佛陀并不特指某个人,而是对已经觉悟宇宙人生真理者的一种通行的尊称(与之类似的还有“如来”,也是一种通称),十方世界都有佛陀,并不仅限于我们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不过我们还是以释尊为例,则十方如来皆可比类而知。


释迦牟尼佛出生于中印度的迦毘罗卫国,父亲是净饭王,母名摩诃摩耶,妻名耶输陀罗,子名罗睺罗。他和一般人一样有父母妻子,有头、目、手、足,要吃饭,要穿衣。由于他是迦毘罗卫国王太子,他住的是王宫,穿的是锦衣,吃的是玉食,高车驷马,仆从如云,生活环境是足够快活的。那么他为什么会成佛呢?


这就要说到他十九岁那个百花齐放的春天,太子在外出游玩的道路上看到农人在耕田。那农夫焦枯的面孔、黑瘦的身材、破烂的衣服,令他心生怜悯。他又发现那田地经农人耕过后,翻出有许多小虫,飞鸟在天空中看到了虫,便飞来啄食。这些动物的相互吞噉令他不忍。之后又遇到年老之人驼腰曲背,耳聋眼花;病人睡倒在路旁,无人过问,奄奄一息地等死;死人皮肉破烂,口鼻之中都是蛆虫,野狗和天上的飞鸟来咬他的骨肉和那些蛆虫。

先后几次出游,所见所闻都是这些不顺眼的事,回到宫里,太子总是闷闷不乐:同样是人,那农夫竟然如此痛苦;同样是人,总免不了老、病、死的逼迫。为什么人会有苦、会老死呢?有没有方法解除这苦乐,免除这老、病、死的难关呢?他深思熟虑后,终于下定决心,抛弃优渥的生活,遁入深山寻师访道,通过自己的修行找寻了生脱死、离苦得乐的方法。


然而花费了四五年的工夫,遍访当世名师,总觉得都不彻底,于是他便用静坐的工夫,向自己内心钻研。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以这样刻苦耐劳精神,又经过五六年之久,在一个明星亮月的夜里,忽然大悟。他觉悟到缘起性空之理,明白了宇宙万有都是彼此互相依赖,没有独立个体的存在,诸法更无实体可得。


将这个道理具体到我们人类,则人生的苦乐并非上天注定,也不由他人左右,而是全凭自己行为的善恶。这善恶的标准,在身体上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口头上不搬弄是非、不粗言恶语、不说假话妄语、不花言巧语的谄媚;心理上不妄贪求、不瞋恚暴怒、不愚痴迷暗。综合起来,谓之十善。在十种善法上看你用力的勤惰,就分出果报的高下,上者可以生天,下者亦可死后仍旧转得人身。


如果不依这路线去做,反过来杀人、放火、偷盗、邪恶、鼓唇弄舌、说是说非、粗言恶语、妄起贪瞋、愚痴迷暗、事理不清,这就称为十恶。在十件恶事之中,看你犯的是全部或是少分、正在作恶的时候用力的轻重,就有上、中、下三品之分。上品十恶如持刀杀人、拿枪械勒索人的财帛,如此用心猛厉的恶行,生前要受国家法律的制裁,死后还要堕落地狱。中品下品者则堕落饿鬼和畜生。

地狱、饿鬼乃至天人,世人较少见到。至于生如飞禽走兽,由于接近人类,其痴可怜和所受刀、砧、烹、割之苦,却是我们都以看到的人类的贫穷、疾病、灾难,这又是十善中杂着恶业或是畜生道之转生、余罪未尽所致,这种种现象更是人人习焉不察的,甚至不会去思考一个问题:同样是众生,这种种的不平等究竟从何而来……


释迦牟尼佛不但觉悟到人生的苦乐基于我们行为的善恶,并且发现每一个人肯以十种善法为基础,进一步修行超脱世间的出离之法,通过戒、定、慧三学,渐次断除烦恼、帮助众生,则不仅可以免除生老病死之苦,还可以证得声闻、缘觉、菩萨的果位,乃至最终像佛陀一样福慧庄严,以慈悲和智慧普遍利乐众生。


佛既觉悟到人与超人的根本所在以及宇宙万有的互相依赖而有,并无实在性的存在,于是游化人间,到处说法,广度群迷。所应作的善举、所不应作的戒条,佛都自己去躬行实践。他不能做的事情也不教人做,他不能吃的东西也不教人吃,处处示现和我们普通人一样,为我们作一种可望可及的表率,以此实际行动策励我们发起“彼既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的志向,向着究竟觉悟的目标去努力。


站在人的立场上来看,佛所说的道理与我们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这为恶得祸、为善得福的因果之理。这虽是最基础的教法,但当我们接受了这番道理,便可以随时检束身心,不去为非作歹。如此则在国家不失为一个良好的国民,在社会足称人类的模范,倘若人人如此,那么这个世界不久就会变成人间净土。






往期回顾




延期截稿,面向全国摄影人:第二届“东南佛国杯”佛教文化摄影大展

藏识
藏识|灵隐寺具德弘礼禅师求道因缘与弘化事迹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佛智端裕禅师
藏识|76年前的端午节 太虚大师在灵隐寺写了首诗
藏识|尘空法师遗著《无我》

☀巡觅
巡觅|走出失去亲人的痛 观世音菩萨教我的两件事
巡觅|《佛说八大人觉经》之大心普济觉
巡觅|冷泉 我记忆中的清静之地
巡觅|冷泉初夏——草欹疑石坠 水定见鱼还

☀学处
学处|释迦牟尼佛已经灭度 为何还要请佛说法呢
学处|请佛住世 除谤法障
学处|持戒三种人 你是哪一种
学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我皆随学无有疲厌

☀观照
观照|我也有资格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
观照|既然“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现在何必着急呢
观照|每日念佛多少比较好
观照|忆佛念佛 久久为功

☀开示
开示|谛闲法师:“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应如何理解
开示|虚云老和尚:楞严经意旨
开示|印光大师:念佛求生西方一法,原自肇起华严
开示|慈舟法师:念阿弥陀佛与普贤十大行愿

☀联灯
联灯|如何应对消费悲情的慈善乱象而又不损自己的慈悲心
联灯|恒顺众生就是无原则地满足一切心愿吗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物语
物语|七叶树——根苗自是不寻常 托质偏于古道场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常识
常识|五停心观——对治烦恼的五种法门
常识|世界各地的佛弟子们如何庆祝卫塞节
常识|无限的慈悲:菩萨因何名观世音
常识|四谛法之灭谛

☀素食
素食|消暑气
素食|莫贪凉
素食|坦然
素食|解知足

☀分享
分享|共修菩提增福慧
分享|雨中的青绿
分享|法水长流愿无量
分享|五年皈依路

☀赏析
赏析|徐渭水墨《观音图》
赏析|杭州佛学院艺术院观音作品
赏析|敦煌莫高窟第332窟之珞珈山观音变
赏析|犍陀罗浮雕 “大光明之神变”

☀阅读
阅读|华严经赞
阅读|不朽
阅读|诵经时打妄想会怎样
阅读|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附科判)

☀故事
故事|尸毗王代鸽
故事|无止境的“追求”
故事|净藏净眼转邪心
故事|实语守信的须陀须摩王

☀视频
视频|老尽春风是杜鹃
视频|飞来峰元代造像——尊胜佛母龛
视频|云林走读之灵鹫飞来
视频|品味千年宋韵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禅诗赏析——休作狂歌老 回看不住心

禅诗赏析——休作狂歌老 回看不住心

望牛头寺【唐】杜甫牛头见鹤林,梯径绕幽林。春色浮天外,天河宿殿阴。传灯无白日,布地有黄金。休作狂歌老,回看不住心。“牛头见鹤林,梯径绕幽林。”诗人拜见禅师后,感觉到禅机深奥高妙,犹如上山来的山经,盘旋...

阅读|华严不如艮卦?——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选读(二十九)

阅读|华严不如艮卦?——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选读(二十九)

华严不如艮卦①宋儒有言:“读一部华严经,不如看一艮卦。”此说高明者自知其谬,庸劣者遂信不疑。开邪见②门,塞圆乘③路,言不可不慎也。假令说读一部易经,不如看一艮卦,然且不可,况佛法耶!况佛法之华严耶!华...

纪念|腊月初三 德山宣鉴禅师圆寂日——点心从饭店 归命在龙潭

纪念|腊月初三 德山宣鉴禅师圆寂日——点心从饭店 归命在龙潭

鼎州(后改朗州,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德山宣鉴禅师,龙潭崇信禅师之法嗣,俗姓周,简州(今四川简阳、资阳一带)人。幼年即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对律藏和性相二宗经论颇有研究。经常给信众讲《金刚经》,时人称之为...

故事|金色比丘尼

故事|金色比丘尼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一个下劣种姓的人家,生下一个具十八丑相的女孩。她的父母都很忧愁,她的父亲说:“这样难看的孩子,干脆到晚上把她溺死,然后再拿去喂狗。”母亲说:“夫君,您不要这么说,杀人是天理所不容的...


12月29日,中央统战部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首届全国宗教界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中央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陈小江出席大会并讲话。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林锐宣读表彰决定。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崔茂虎主持大会。


陈小江代表中央统战部向受到表彰的全国宗教界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致以诚挚问候。他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全国宗教界为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安全、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作出的突出贡献,高度评价了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优秀品质,殷切希望全国宗教界以先进集体和个人为榜样,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首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好,与学习贯彻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起来,坚决把党中央关于宗教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会议认为,近年来,全国宗教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和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始终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坚决执行党中央关于宗教工作的决策部署,自觉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涌现出一批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他们政治上坚定可靠、工作上担当作为、行为上遵规守法、教风上严肃端正,是我国宗教界的优秀代表,是全国宗教界学习的榜样。


会议强调,全国宗教界要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在深化思想认识、深化宗教思想建设和宗教制度变革、加强宗教人才培养上下功夫。要防范化解宗教领域风险隐患,维护宗教领域正常秩序和社会和谐稳定。要全面从严治教,坚决遏制和扭转宗教领域不良风气。要进一步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大会表彰先进集体253个和先进个人156名。中国佛教协会、陕西省西安市万寿八仙宫、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宁安清真寺、北京天主教神哲学院、云南省昆明市三一国际礼拜堂作了大会交流发言。


在京全国性宗教团体主要负责人、秘书长及部分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设分会场。


新闻|首届全国宗教界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京召开 杭州灵隐寺荣获全国宗教界先进集体称号

新闻|首届全国宗教界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京召开 杭州灵隐寺荣获全国宗教界先进集体称号

12月29日,中央统战部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首届全国宗教界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中央统战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陈小江出席大会并讲话。中央统战部副部长林锐宣读表彰决定。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宗教...

恭迎|二月十五 释迦牟尼佛涅槃日

恭迎|二月十五 释迦牟尼佛涅槃日

2023年3月6日  农历二月十五释迦牟尼佛涅槃纪念日大慈悲父,无上医王。为怜病子设权方,示现已云亡。法性真常,寿命实难量。最后的应供和说法过去的大德高僧曾用“机薪既尽,应火潜辉”来说明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