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故事——奴守门(45)

奴守门

——《百喻经》



经文

譬如有人,将欲远行。敕其奴言:“尔好守门,并看驴索。”其主行后,时邻里家有作乐者,此奴欲听,不能自安。寻以索系门,置于驴上,负至戏处,听其作乐,奴去之后,舍中财物贼尽持去。大家行还,问其奴言:“财宝所在?”奴便答言:“大家先付门、驴及索,自是以外,非奴所知。”大家复言:“留尔守门,正为财物,财物既失,用于门为?”



释义

有一个人,因有事要去远地,动身时叮嘱仆人:“要好好看门,也要好好照管住系驴的绳子。不要让驴跑了。”此后,邻居家在演戏,那仆人听了不能自主,想去观看。于是他把门板拿了下来,缚在驴背上,牵着驴子去看戏。仆人去后,家中所有财物都被贼偷光了。


主人回家后,就查问仆人说:“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啊?”仆人回答:“主人叫我看守的是门、驴子和系驴子的绳子,现在这三件东西都在,别的一切我都不知道。”主人听了更加气恼,大声骂道:“你这笨人!叫你管门,就为了屋里有财物,现在财物既已失去,留着一扇门有什么用呢?”



寓意

佛陀教导我们,应当守护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门,不要被六尘(色、声、香、昧、触、法)的“贼”侵入。


如果贪求名利,就是在静坐的时候,还是念念攀缘,就好像牢守着无明的驴子和贪爱的绳索,却洞开了六根的大“门”,结果被六尘烦恼的盗“贼”弄得道品的功德财宝都散失完了。



往期回顾:百喻经故事 

愚人食盐(1)

愚人集牛乳(2)

以梨打头破(3)

妇诈称死(4)

渴见水(5)

子死欲停置家中(6)

认人为兄(7)

山羌偷官库(8)

叹父德行(9)

三重楼(10)

婆罗门杀子(11)

煮黑石蜜浆(12)

说人喜嗔(13)

杀商主祀天(14)

医与王女药(15)

灌甘蔗(16)

债半钱(17)

就楼磨刀(18)

乘船失盂(19)

人说王纵暴(20)

妇女欲更求子(21)

入海取沉水(22)

贼偷锦绣(23)

种熬胡麻子(24)

水火(25)

人效王眼瞤(26)

治鞭疮(27)

为妇贸鼻(28)

贫人烧粗褐衣(29)

牧羊人(30)

雇借瓦师(31)

估客偷金(32)

斫树取果(33)

送美水(34)

宝箧镜(35)

破五通仙眼(36)

杀群牛(37)

饮木筒水(38)

见他人涂舍(39)

治秃(40)

毗舍阇鬼(41)

估客驼死(42)

磨大石(43)

欲食半饼(44)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观照|钦仰礼拜供养 蠲除我慢习气——礼敬佛菩萨的十种作用(下)

观照|钦仰礼拜供养 蠲除我慢习气——礼敬佛菩萨的十种作用(下)

七、以净念正念,排除一切染念俗念十法界中,六凡四圣的依正二报,无量无边,其所以千差万别,皆是因为心念不同所致。在一切有情心体之中,若无念者,即不落在任何阶级,若一念起,即是生处。此中染念俗念生在世间,...

观照|忆佛念佛 久久为功

观照|忆佛念佛 久久为功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世人最慈悲的...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根本烦恼③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根本烦恼③

前文回顾:常识|五位百法:心法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遍行心所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别境心所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①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②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③常识|五位...

百喻经故事——索无物(56)

百喻经故事——索无物(56)

索无物——《百喻经》经文昔有二人,道中共行,见有一人将胡麻车,在险路中不能得前。时将车者语彼二人:“佐我推车出此险路。”二人答言:“与我何物?”将车者言:“无物与汝。”时此二人,即佐推车至于平地。语将...

纪念|二月十三 香林澄远禅师圆寂日——老僧四十年方打成一片

纪念|二月十三 香林澄远禅师圆寂日——老僧四十年方打成一片

二月十三 香林澄远禅师圆寂纪念日一语惊群 杜撰罔测幸有同参 霜上加雪四十年来 未免饶舌打成一片 子规蹄血香林澄远禅师,五代云门宗僧,俗姓上官,前蜀王建武成元年(908)生于青城山附近的四川省绵竹县。幼...

禅诗欣赏——多少人来看明月 谁知倒被月明看

禅诗欣赏——多少人来看明月 谁知倒被月明看

自题月轩【宋】德聪禅师轩前辘轳转冰盘,轩里诗成彻骨寒。多少人来看明月,谁知倒被月明看。德聪(?—1017),姑苏(今江苏苏州)人。太平兴国三年,结庐松江佘山(今上海市松江县),嗣有二虎护卫,名大青、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