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故事——奴守门(45)

奴守门

——《百喻经》



经文

譬如有人,将欲远行。敕其奴言:“尔好守门,并看驴索。”其主行后,时邻里家有作乐者,此奴欲听,不能自安。寻以索系门,置于驴上,负至戏处,听其作乐,奴去之后,舍中财物贼尽持去。大家行还,问其奴言:“财宝所在?”奴便答言:“大家先付门、驴及索,自是以外,非奴所知。”大家复言:“留尔守门,正为财物,财物既失,用于门为?”



释义

有一个人,因有事要去远地,动身时叮嘱仆人:“要好好看门,也要好好照管住系驴的绳子。不要让驴跑了。”此后,邻居家在演戏,那仆人听了不能自主,想去观看。于是他把门板拿了下来,缚在驴背上,牵着驴子去看戏。仆人去后,家中所有财物都被贼偷光了。


主人回家后,就查问仆人说:“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啊?”仆人回答:“主人叫我看守的是门、驴子和系驴子的绳子,现在这三件东西都在,别的一切我都不知道。”主人听了更加气恼,大声骂道:“你这笨人!叫你管门,就为了屋里有财物,现在财物既已失去,留着一扇门有什么用呢?”



寓意

佛陀教导我们,应当守护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门,不要被六尘(色、声、香、昧、触、法)的“贼”侵入。


如果贪求名利,就是在静坐的时候,还是念念攀缘,就好像牢守着无明的驴子和贪爱的绳索,却洞开了六根的大“门”,结果被六尘烦恼的盗“贼”弄得道品的功德财宝都散失完了。



往期回顾:百喻经故事 

愚人食盐(1)

愚人集牛乳(2)

以梨打头破(3)

妇诈称死(4)

渴见水(5)

子死欲停置家中(6)

认人为兄(7)

山羌偷官库(8)

叹父德行(9)

三重楼(10)

婆罗门杀子(11)

煮黑石蜜浆(12)

说人喜嗔(13)

杀商主祀天(14)

医与王女药(15)

灌甘蔗(16)

债半钱(17)

就楼磨刀(18)

乘船失盂(19)

人说王纵暴(20)

妇女欲更求子(21)

入海取沉水(22)

贼偷锦绣(23)

种熬胡麻子(24)

水火(25)

人效王眼瞤(26)

治鞭疮(27)

为妇贸鼻(28)

贫人烧粗褐衣(29)

牧羊人(30)

雇借瓦师(31)

估客偷金(32)

斫树取果(33)

送美水(34)

宝箧镜(35)

破五通仙眼(36)

杀群牛(37)

饮木筒水(38)

见他人涂舍(39)

治秃(40)

毗舍阇鬼(41)

估客驼死(42)

磨大石(43)

欲食半饼(44)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释教三字经|优填王 始造像 令后人 修供养

释教三字经|优填王 始造像 令后人 修供养

优填王,又称优陀延王、嗢陀演那王、邬陀衍那王,意译日子王、出爱王,为佛世时憍赏弥国之王。因王后笃信佛法,遂成为佛陀之大外护。佛教最初的造像,是佛陀在世时曾上升到忉利天宫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长达三月不在...

禅诗欣赏——汝音虽好复谁听

禅诗欣赏——汝音虽好复谁听

绝句【宋】参寥道潜禅师高岩有鸟不知名,款语春风入户庭。百舌黄鹂方用事,汝音虽好复谁听?这是一首语浅意白的比兴借喻诗。高岩鸟便是诗人,也是禅衲子的代称。首句的“高岩”说明其处境之高远。“不知名”说明高岩...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不定心所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不定心所

不定心所有四个,即悔、眠、寻、伺这四个心所,于识、界、性等皆不定故,所以得名不定。不像遍行的触等定遍诸识,以悔等四法,唯第六识中有,余识皆无;亦不如别境的欲等定遍诸地,以悔眠唯在欲界,寻伺二禅以上即无...

禅诗欣赏——山家不会论春夏 石烂松枯又一年

禅诗欣赏——山家不会论春夏 石烂松枯又一年

山居之三【宋】雪岩祖钦禅师夹岸桃花红欲然,洞中流水自涓涓。山家不会论春夏,石烂松枯又一年。“夹岸桃花红欲然”,首先映入读者眼帘的是一片热烈浓郁的桃源春光;清溪两岸,桃枝夭夭,桃花红得好像要燃烧起来一般...

禅诗欣赏——六祖当年不丈夫

禅诗欣赏——六祖当年不丈夫

赞六祖【宋】黄龙死心禅师六祖当年不丈夫,倩人书壁自糊涂。分明有偈言无物,却受他家一钵盂。是谁这么大胆,敢说六祖不丈夫?这大胆之人,是死心悟新禅师。死心悟新禅师(1044—1115),北宋黄龙一派著名禅...

百喻经故事——效其祖先急速食(69)

百喻经故事——效其祖先急速食(69)

效其祖先急速食——《百喻经》经文昔有一人,从北天竺至南天竺。住止既久,即聘其女共为夫妇。时妇为夫造设饮食,夫得急吞,不避其热,妇时怪之。语其夫言:“此中无贼劫夺人者,有何急事,匆匆乃尔,不安徐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