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僧伽耶尊者(306)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


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


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


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


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

第二百九十七尊至第三百一十二尊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

第叁佰零陆尊

僧伽耶尊者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僧伽耶尊者铜像

诗 偈



莫作三春烂漫花,年华似水易消流。

功名事业须开拓,人道勤奋得天酬。


偈解


三月灿烂的鲜花,表面艳丽却很短暂。好年华容易逝去,应该抓紧时间开拓事业,天道酬勤正是至理。


此偈教导我们,人若只重外表而不内修,做事虚浮而不能脚踏实地,最终必定一无所获。


尊者法相



尊者法相所现为正面而坐,神态严肃,左腿弯曲,双手捧法宝高于左肩。


灵隐寺五百罗汉画像碑刻



五百罗汉第叁佰零陆尊僧伽耶尊者,即僧伽陀。唐代西域僧。葱岭北何国人,一说碎叶人,俗姓何。




唐龙朔(661~663)初年,尊者来西凉府,又游历江淮之地,居止于楚州龙兴寺。后于泗州临淮县(安徽省)信义坊得金像一尊,上有古香积之铭记及普照王佛之铭,遂建临淮寺。


师屡次显现神异,尝现十一面观音形,人益信重,世称观音大士化身。景龙二年(708),受中宗之诏入内道场,被尊为国师。未久,即住京师荐福寺,因治众病、祈雨有验,蒙赐“普光王寺”之额于临淮寺。


景龙四年三月二日示寂于荐福寺,世寿八十三。中宗深为哀悼,送其遗骸还本处。弟子惠俨、木叉等为之建塔院。懿宗咸通二年(861)赐号“证圣大师”。宋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敕赐“普照明觉大师”之谥号。



往期回顾:灵隐寺五百罗汉堂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1至100尊罗汉合集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101至200尊罗汉合集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201至300尊罗汉合集

无垢行尊者(301)

阿婆罗尊者(302)

声皈依尊者(303)

禅定果尊者(304)

不退法尊者(305)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二十四节气|小寒——又约梅华到冷泉

二十四节气|小寒——又约梅华到冷泉

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跨过小雪大雪的料峭又经历了冬至的凛冽倏忽间,时光便瘦成了小寒一个小字,似将隆冬寒气化解许多仿佛尚未到最冷的时候但其实小寒才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禅诗欣赏——春在枝头已十分

禅诗欣赏——春在枝头已十分

嗅梅【唐】无尽藏比丘尼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学佛修道,好比找寻一片清净美好的春景,但是许多人只是心外求法,到处参名山访大师,赶道场凑热闹,不知反观自性,虽然看...

故事|贫妇施豆

故事|贫妇施豆

佛陀在一个国家传授道法,国王广设布施,供养佛与众比丘。都城里有一位贫穷的老妇人,家中一无所有,平日里只能以乞讨活命。她听说国王正在为佛与众比丘设会供养,心中很是高兴。她也想为佛与比丘们做点贡献,可是家...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财色招苦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财色招苦

佛言:财色于人,人之不舍;譬如刀刃有蜜,不足一餐之美。小儿舔之,则有割舌之患。五欲:指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即:(一)财欲,财即世间一切财宝。人以财物为养身之资,故贪求恋着而不舍。(二)色...

阅读|大道无成 业果先就——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选读(三十一)

阅读|大道无成 业果先就——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选读(三十一)

菩萨人见如来弹斥偏小①,赞叹大乘,知菩萨道所当行矣;然不审其实,而徒假其名,为害滋甚。是故“未能自度,先能度人”者,菩萨也;因是而己事不明,好为人师,则非矣!六度齐修,万行兼备者,菩萨也;因是而专务有...

禅诗欣赏——汉经融藏典 教理叩禅关

禅诗欣赏——汉经融藏典 教理叩禅关

题汉藏教理院【民国】太虚大师温泉辟幽径,斜上缙云山。石谷喧飞瀑,松杉展笑颜。汉经融藏典,教理叩禅关。佛地无余障,人天任往还。“温泉辟幽径,斜上缙云山”,汉藏教理院选址于重庆缙云寺,环境清雅,山高林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