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老虎转罗汉


离那哆婆哆寺不远有一片茂密的森林,森林中住一只母虎。后来这只母虎怀孕了,因为身子沉重,不能走很远的路去觅食。可是这片森林已经找不到什么食物了,所以这只母虎越来越瘦。


等到它临盆的时候,它拼命挣扎着生下一只可爱的小虎,就因饥饿而死去了。碰巧那一天优波岌多到那片森林中去静修,他看见那只躺在死去的母虎身边嗷傲待哺的小虎,心中生出无限慈悲,马上找来一些食物亲自喂它。


这时候,优波岌多的弟子看见他在喂一只小虎,而这只小虎看上去也活不久了,他们好奇的问:“师父,这只小虎看起来就快死了,为什么您还要喂它食物呢?”


优波笈多回答:“我喂它东西吃只是为了让它得到解脱而已。”

其实优波笈多早就看出这只得不到母乳喂养的小虎很快就会死去,而且现在差不多就要死了,他怜惜的对小虎说:“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生命的消失是很平静、很自然的一件事。你到了我住处后,要对佛法生出信心,对畜牲类的所作所为所欲要生出厌恶之心。”


随后,优波笈多带着小虎到那哆婆哆寺。小虎一见到这个威严庄重的清净佛寺,马上对佛法产生信服和敬仰之心。


不久,这只小老虎果然死去了,但是随即又在摩陀罗国转世为人了。


等这个孩子长到七岁,优波笈多到他家度化了他,他就开始跟随优波笈多修习佛法。七年之后,十四岁的他修成阿罗汉,拥有许多神力。每当他去听优波笈多讲解佛法时,就施用神力变来种种鲜花,散布在优波笈多的四周。鲜花的芬芳充盈在整个讲经堂内,令人心旷神怡。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学处
学处|无有众苦 但受诸乐——一起来看看极乐世界的十种快乐
学处|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具体分为哪几个阶段
学处|佛教是如何认识疾病的
学处|佛教四纲目——信、解、行、证

☀观照

观照|礼敬佛菩萨的十种作用

观照|礼佛一拜 罪灭河沙
观照|发起一个正愿
观照|重法:主敬存诚,如面佛天

☀开示
开示|沩山灵祐禅师: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
开示|虚云老和尚:一切圣贤之所以为圣贤者,其要在于明因识果
开示|百丈怀海禅师教授的“大乘入道顿悟法”
开示|蕅益大师: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物语|先放腊梅凝瑞雪 次教春色到瑶池

☀常识
常识|腊月初八为什么要喝粥
常识|五位百法:色法
常识|五位百法:心不相应行法③
常识|五位百法:无为法

☀素食
素食|放下
素食|闻教便行
素食|珍重
素食|诚且恭敬

☀分享
分享|志工服务“不打烊”,无私奉献迎新春
分享|今年春节,我选择这样过年
分享|这个春节更有年味
分享|人间有味是清欢

☀赏析
赏析|五世纪北魏石雕定光佛立像碑
赏析|南梁石雕阿育王像
赏析|宋代《五百罗汉·应身观音图》
赏析|一幅与众不同的南宋佛画:西方三圣接引图

☀阅读
阅读|富贵留恋人
阅读|他非不足辨 己过当自修
阅读|牛头法融禅师《心铭》
阅读|蕅益大师自传:八不道人传

☀故事
故事|凡眼不识菩萨
故事|金色比丘尼
故事|被遗弃的弟弟
故事|求福的人

☀视频
视频|生日祝福 福寿延绵
视频|灵隐问禅
视频|元宵佳节同欢乐 处处咸燃无尽灯
视频|霏霏冻雨细无声 解洗梅花花上尘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审核|相莲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杭州灵隐寺启建壬寅地藏法会通启

杭州灵隐寺启建壬寅地藏法会通启

地藏菩萨赞地藏菩萨妙难伦  化现金容处处分三途六道闻妙法  四生十类蒙慈恩明珠照彻天堂路  金锡振开地狱门累劫恩亲蒙接引  九莲台畔礼慈尊南无九华山幽冥世界地藏...

阅读|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附科判)

阅读|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附科判)

甲初、总序归敬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我今发愿愿往生,唯愿慈悲哀摄受。甲二、正述愿文(分三) 乙初、求生西方正因(分五)  丙初、发起大心弟子某甲(众等),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

纪念|八月初五 圆悟克勤禅师圆寂日

纪念|八月初五 圆悟克勤禅师圆寂日

    2022年8月31日  农历八月初五    圆悟克勤禅师圆寂纪念日圆悟克勤禅师,俗姓骆,彭州(今四川境内)人,其祖上世代以儒为业。克...

常识|腊月初八为什么要喝粥?

常识|腊月初八为什么要喝粥?

众所周知,每年农历的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而这一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其实来源于佛教。清代文人李福曾有诗云:“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这首诗说得就是喝腊八粥的由来...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无着得道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无着得道

佛言: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人取,不为鬼神所遮,不为洄流所住,亦不腐败,吾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佛陀说,要修学佛道的人...

禅诗赏析——休作狂歌老 回看不住心

禅诗赏析——休作狂歌老 回看不住心

望牛头寺【唐】杜甫牛头见鹤林,梯径绕幽林。春色浮天外,天河宿殿阴。传灯无白日,布地有黄金。休作狂歌老,回看不住心。“牛头见鹤林,梯径绕幽林。”诗人拜见禅师后,感觉到禅机深奥高妙,犹如上山来的山经,盘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