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冰消暑三招:辨识体质、吃对时间、慢慢吃

null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慈济基金会

null

王嘉涵医师(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慈济基金会)

null

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摄影:慈济基金会

梅雨之后,夏至将到,气温高升,许多人吃冰消暑。台中慈济医院中医师王嘉涵提醒,吃冰消暑要注意时间与品类,不只吃冰,寒凉食物也应适量,慢慢吃较得宜。

炎夏高温逼人,不少人选择剉冰、大份量冰品或西瓜等水果消暑,却也常见出现拉肚子、鼻水直流的人求诊。王嘉涵医师表示,中医阴阳平衡理论,人体阳气从夏至开始逐渐衰退,寒性体质的人吃过量寒凉食物,会因为阴阳失衡影响五脏六腑运行,可能产生肠胃不适、腹泻症状。

王嘉涵说明,寒性或热性体质可从身体表现判断:热性体质的人常会有大汗、口干舌燥、便秘等表现;寒性体质者则常见四肢冰冷、胃口差、夜尿多。他指出,寒性体质的人,想吃剉冰、凉拌等中医医理归类的“寒凉”食物,应选在阳气旺盛的白天食用,尤其吃冰最佳时机是正午到下午三点,最好是饭后一小时再吃,避免冷热食物交错刺激肠胃;也不建议空腹食用,以免影响脾胃消化。

“冰品选择及吃的方式要讲究”,王嘉涵医师说明,寒性体质的人,建议选择融化较慢的冰品,如雪糕、圣代等,而且要慢慢吃,适度把握体内温度平衡时间让身体适应。王嘉涵也提醒,冰品最好少加炼乳或果酱等甜腻食物,因为热性体质的人易生痰湿,使身体水分黏稠,排便或流汗更黏腻。

王嘉涵建议,不管寒性或热性体质,消暑食品都要适量食用,冰品之外,常见的“温热”水果类如荔枝、芒果等,糖分及热量都很高,吃多易上火,加重口破、流鼻血、便秘,热性体质的人不要多吃。

吃冰建议:切忌空腹吃;饭后一小时再吃,避免肠胃冷热交错而不适;适量即可。

寒性体质:

白天,阳气最旺的中午至下午三点;细心品尝慢慢吃,让身体适应;首选不易融化冰品,如雪糕、圣代等。

热性体质:少加炼乳或果酱等甜腻食物。

点我:
标签: 素食文化

相关文章

什么是【课香】?

什么是【课香】?

什么是课香? 传统课香:传统的诵经念佛,每一次功课时间的长短以香计时,故也称为课香。“燃我一生之忧伤,换你一丝之感悟”。 传统课香 • 凡朴香生活...

40岁后多吃它能降脂清血管!

40岁后多吃它能降脂清血管!

有俗语“人参一斤,比不上糙米一升”,与白米相比,糙米更具有均衡营养的...

素食推荐:孜然豆腐
碧绿玉菇炒核桃的做法

碧绿玉菇炒核桃的做法

碧绿玉菇炒核桃的做法  原料:  蜜豆、白玉菇、核挑仁、彩椒。  调料:  盐、蘑菇精、生粉水、香油。  做法:  1、蜜豆洗净撕去老根,白玉菇切去根部洗净,彩椒洗净切菱形。  2、将以上调枓...

千万注意!这种水果可能干扰药效

千万注意!这种水果可能干扰药效

秋季来临,柚子等水果纷纷上市,这些水果深受大家喜爱。不过在服药期间应特别注意,柚子汁或新鲜柚子可能干扰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