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弃睡眠盖

前文回顾:

常识|弃贪欲盖


什么是睡眠盖?内心昏暗,名为睡;五情暗蔽,将手足四肢,恣意放纵,所谓放浪形骸,恣意睡卧,名之为眠。如人端坐,自心不生贪欲,亦不瞋恚,但终日六识昏昏贪着睡眠。


此睡眠盖,不只是昏昧空过光阴而已,而且能破今世后世真实法乐之心,也能破后世生天及涅槃等乐。睡眠恶法,最为不善,此盖较其他盖尤为恶劣,比如贪、嗔等盖,起觉即可以灭除,睡眠则昏暗无知,人事不省,犹如死人一般,丝毫无所觉醒。


睡眠盖起来时,刚刚才要修行,便觉得精神不振,心依无记,增长无明,萎靡昏暗。故世尊曾呵斥阿那律陀尊者曰:“咄咄何为睡,螺蛳蚌蛤类,一睡一千年,永不闻佛名。”


诸佛菩萨呵睡眠弟子偈曰:

汝起勿把臭尸卧 种种不净假名人

如得重病箭入体 诸苦痛集安可眠

如人被缚将去杀 灾害垂至安可眠

结贼不灭害未除 如共毒蛇同室居

亦如临阵两刃间 尔时云何安可眠

眠为大闇无所见 日日欺诳夺人明

以眠覆心无所见 如是大失安可眠


汝等当常精进,须早猛省起来,不可终日埋头眠卧。犹如得重病之人,将死不久,亦如重箭入体,众多苦痛集聚,又怎么能安然而眠。又好像人被缚,即将去刑戮,灾害临至,还能安眠吗。再好比与毒蛇同居一室,或临阵两刃之间,正当恐怖万状,怎能安然而睡眠?


当知,眠为大黑暗,一切无所见,日日欺诳于人,夺人精明。人在未眠之时,则万境当前,明明历历,历历明明,一经睡眠,则大地黑暗,眠覆自心,故一切无能所见,如此大失,安可再眠。


如果糊糊涂涂,混过光阴,虚生浪死,无一可获,岂不是很令人感到悲哀吗。


既然知道了睡眠盖的种种过患,须急以方便之法,来除去此盖。修行人要警觉,无常迅速,策励身心,抖擞精进,善巧调伏。或者用毗钵舍那观弃除,或用思维分别法相来去除,乃至系心于鼻端、张开双目等都是降伏睡眠的方法。


总之,修行人须自警觉,当知三界依正,尽同水月空花,毕竟无常不实,何为贪恋之有,须加意防御,不被昏睡盖覆,而神气清白,念心明净。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学处
学处|“信佛只要心诚,并不一定要皈依”,这种想法对吗
学处|《妙慧童女经》中的“男女平等”
学处|极乐世界里的众鸟都说什么法
学处|怎样才名为菩萨

☀观照
观照|重法:主敬存诚,如面佛天
观照|闻声救苦 赴感随缘
观照|并非受苦 而是还愿
观照|早晚定课

☀开示
开示|太虚大师:论学佛者须止恶行善
开示|倓虚法师:想离苦必须念佛
开示|虚云老和尚:不一定要坐下来闭起眼才算修行
开示|印光法师:病中法语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物语|先放腊梅凝瑞雪 次教春色到瑶池
物语|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物语|绰约新妆玉有辉 素娥千队雪成围

☀常识
常识|何谓阿鞞跋致
常识|“经”典包含的五种意义
常识|弃贪欲盖
常识|佛弟子在清明这天应注意些什么

☀素食
素食|克己
素食|春食
素食|涵育以养深 浑厚以养大
素食|以虚养心 以德养身

☀分享
分享|今年春节,我选择这样过年
分享|这个春节更有年味
分享|人间有味是清欢
分享|万缘放下 清净念佛

☀赏析
赏析|北齐铜鎏金佛立像
赏析|敦煌藏经洞北宋绢画延寿命菩萨像
赏析|北魏延昌元年石雕一佛二菩萨造像碑
赏析|南宋梁楷《出山释迦图》的笔墨与禅意

☀阅读
阅读|王安石《归依三宝赞》
阅读|今日方闲
阅读|五更早起
阅读|慈悲道场忏法传——梁皇宝忏的由来

☀故事
故事|悭贪的苦果
故事|龙施女出家修道
故事|月氏国王与三智臣
故事|放逸的祸害

☀视频
视频|春雨如酥
视频|是亦众生 与我体同
视频|此外别无玄妙事 春风一夜长灵芽
视频|露红凝艳数千枝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审核|相莲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纪念|腊月十七 净土宗十二祖彻悟禅师往生日——世出世间思惟遍 不念弥陀更念谁

纪念|腊月十七 净土宗十二祖彻悟禅师往生日——世出世间思惟遍 不念弥陀更念谁

说着莲邦两泪垂,阎浮苦趣实堪悲。世间出世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彻悟禅师净土宗十二祖红螺山资福寺彻悟大师,讳际醒,字彻悟,一字讷堂,又号梦东,京东丰润人,俗姓马。大师幼而颖异,长喜读书,经史群籍,...

百喻经故事——观作瓶(59)

百喻经故事——观作瓶(59)

观作瓶——《百喻经》经文譬如二人至陶师所,观其踏轮而作瓦瓶,看无厌足。一人舍去,往至大会,极得美膳,又获珍宝。一人观瓶而作是言:“待我看讫。”如是渐冉,乃至日没,观瓶不已,失于衣食。释义有两个人,共同...

百喻经故事——​磨大石(43)

百喻经故事——​磨大石(43)

磨大石——《百喻经》经文譬如有人,磨一大石,勤加功力。经历日月,作小戏牛。用功既重,所期甚轻。释义有一个人,每天很勤劳地磨一块大石头,经过几年的功夫,把它磨成一个小戏牛,结果只能当玩具,没别的用处。在...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舍爱得道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舍爱得道

佛言:人怀爱欲不见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搅之;众人共临,无有睹其影者。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爱欲:爱者贪爱、亲爱。欲者贪欲、乐欲。爱欲蔽心之明,其深如...

赏析|东魏石雕佛坐像

赏析|东魏石雕佛坐像

佛坐像东魏(534—550)石雕 通高142公分山西平遥显庆寺遗址出土 上海博物馆藏佛髪髻低平,光素无纹,宽额,面相饱满,眉目纤长,容貌刻划概括,表情安详静谧。半跏趺坐,圆肩,袈裟线条均衡简...

阅读|牛头法融禅师《心铭》

阅读|牛头法融禅师《心铭》

心性不生,何须知见。本无一法,谁论熏炼。往返无端,追寻不见。一切莫作,明寂自现。前际如空,知处迷宗。分明照境,随照冥蒙。一心有滞,诸法不通。去来自尔,胡假推穷。生无生相,生照一同。欲得心净,无心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