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月氏国王与三智臣


久远以前,月氏国国王栴檀罽尼吒结交了三位智慧的贤者,第一位是马鸣菩萨,第二位是摩吒罗大臣,第三位是遮罗迦医生。国王对这三人非常礼遇,他们常随左右,时时提供智慧的建议。


一天,马鸣菩萨向国王说:“如果国王能依照我的话如法修行,来世必逢善缘,永离恶难。”摩吒罗大臣也对国王说:“如果国王采纳我的密策,并且守口如瓶,您将战无不胜,普天下之人皆会前来归顺。”遮罗迦医生则说道:“国王,如果您能听从我的建议,这一生不但不会遭遇横死,并可随心所欲享用各种美味,身心调适无所忧虑。”

国王果真听从了良医的话,身心康泰,没有任何病苦。于是他采纳了大臣的密策,开始扩展国土。月氏国军队所到之处,无可匹敌,四海之内,三方咸定,只剩东方尚未降伏。于是国王整饬兵马,继续东征,先派遣胡人及大象为先锋,自己紧随在后。


当军队来到葱岭,度过了种种险峻关卡,所乘的象、马却不肯再往前走。国王甚为惊讶,拍拍马背说:“我过去骑着你南征北讨,如今只剩东方未定,为何你现在不肯再往前走了呢?”这时,摩吒罗大臣对国王说:“微臣先前已奏明国王,不能向外透露任何消息,但是国王您却泄露了密策,如今性命岌岌可危。”


国王自知死期不远,心里非常恐慌,尤其一路南征北伐,杀害三亿多人,必定会尝受恶果,刹时间对自己过去的作为升起大惭愧心、大忏悔心。于是,国王终于听从了马鸣菩萨的教导,清净持戒、勤修塔寺、广建僧房,并且供养僧众,修种种功德,精进不已。

朝中大臣见到国王如此显著的改变,不禁质疑:“国王连年挥军,杀戮于战场之上,如今虽然广修福德,但逝者已矣,又能对过去的错误产生什么弥补与帮助?”国王为解除大众的疑惑,于是请大臣煮一大锅沸水,七日七夜柴火不断,保持沸腾,最后将一只指环丢进锅中,令大臣赤手捡取。诸大臣听了,纷纷表示无法取得这个指环,宁愿以其他罪名就死。


国王问:“难道真的没有办法取回这只指环吗?”大臣们说:“必须先把锅下的柴薪灭了,再往锅中注入大量冷水,如此降低温度,才能不伤人手,捡回指环。”


国王说:“我先前为了扩张国土广造恶业,就好比那锅七日七夜柴薪不断的滚水。现在马鸣菩萨教导我对过去的罪业至诚忏悔,就像抽掉锅下的柴薪,使之熄灭;又教导我持戒、精进、广修供养,增长福德,就像在滚水中注入大量的冷水,滚水自然会渐渐清凉。所以现在修善断恶,来世可免堕三涂恶道,得人天果报。”群臣听了,个个心开意解,纷纷赞叹马鸣菩萨的智慧。






往期回顾




法讯|杭州灵隐寺启建癸卯清明梁皇法会通启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学处
学处|三皈依
学处|“信佛只要心诚,并不一定要皈依”,这种想法对吗
学处|《妙慧童女经》中的“男女平等”
学处|极乐世界里的众鸟都说什么法

☀观照
观照|发起一个正愿
观照|重法:主敬存诚,如面佛天
观照|闻声救苦 赴感随缘
观照|并非受苦 而是还愿

☀开示
开示|印光大师:菩萨无心,以众生之心为心
开示|太虚大师:论学佛者须止恶行善
开示|倓虚法师:想离苦必须念佛
开示|虚云老和尚:不一定要坐下来闭起眼才算修行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物语|先放腊梅凝瑞雪 次教春色到瑶池
物语|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物语|绰约新妆玉有辉 素娥千队雪成围

☀常识
常识|五位百法:无为法
常识|五位百法(合集)
常识|何谓阿鞞跋致
常识|“经”典包含的五种意义

☀素食
素食|生机
素食|迁善改过
素食|克己
素食|春食

☀分享
分享|今年春节,我选择这样过年
分享|这个春节更有年味
分享|人间有味是清欢
分享|万缘放下 清净念佛

☀赏析
赏析|敦煌藏经洞唐代普贤菩萨像
赏析|南宋佛画阿弥陀三尊像
赏析|元张渥画十六臂大士像
赏析|北齐铜鎏金佛立像

☀阅读
阅读|吃素会营养不足吗
阅读|王安石《归依三宝赞》
阅读|今日方闲
阅读|五更早起

☀故事
故事|玄奘法师:修福须敬凡僧
故事|金色公主
故事|悭贪的苦果
故事|龙施女出家修道

☀视频
视频|瑞草生嘉运 林花结早春
视频|二月二 龙抬头 雨顺风调 时清道泰
视频|笑逐东风烂熳开
视频|春雨沃枯 花开万卉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审核|相莲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故事|金色公主(下)

故事|金色公主(下)

前文回顾:故事|金色公主(上)此时,世尊面带微笑,安详地坐在法坛上,身上不时发出五色的光环。阿难上前请示公主的宿世因缘。佛陀回答说:这个女子前世是一个贫苦人家的妇人,她的丈夫脚瘫痪不能行动。贫妇的生活...

赏析|(传)慈胜寺壁画二菩萨图

赏析|(传)慈胜寺壁画二菩萨图

(传)慈胜寺壁画二菩萨图五代后周-高175公分 宽89公分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藏此幅壁画相传出自河南省焦作市温县慈胜寺。由壁画榜题可知绘制于五代后周广顺二年(952)。美国纳尔逊艺术博物馆所藏另一壁画观...

禅诗欣赏——澄江明月内 应是色成空

禅诗欣赏——澄江明月内 应是色成空

江中诵经【唐】张说实相归悬解,虚心暗在通。澄江明月内,应是色成空。常住不灭的诸法实相,孤峰独露,迥脱根尘,言语道断而不可言说,心行处灭而不可思念,不是凡夫的逻辑思维可以通达。人的种种知见反而是悟证实相...

释教三字经|法眼宗 明六相 禅与教 无两样

释教三字经|法眼宗 明六相 禅与教 无两样

法眼宗,以法眼文益(885~958)为宗祖。出于南宗青原行思之法系。文益夙参罗汉桂琛,于后唐清泰二年(935)得心印,其后历住崇寿院、报恩禅院、清凉大道场,盛倡禅道,吴越王钱氏亦归依之。文益又作宗门十...

报名|云林书院传统文化经典导读课程

报名|云林书院传统文化经典导读课程

2014年国家教育部制定并发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强调,通过社会教育的形式学习、增进和提升中华传统文化修养是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和发展的重要的一部分,既是社会公民一生中具有深刻...

释教三字经|第十二 号马鸣 造起信 大乘兴

释教三字经|第十二 号马鸣 造起信 大乘兴

禅宗代代相承,传至第十二代祖师,即马鸣菩萨,中印度舍卫国娑枳多城人,与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关系深厚。出身婆罗门家族,家学渊源,为卓越之论客。初习外道之法,后与胁尊者对论,深有所感而皈依佛门,受菩萨之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