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唐代白檀木雕十一面观音菩萨立像

十一面观音菩萨立像

木造(白檀) 高42.4 cm 台座高17.6 cm

唐代 7世纪 多武峰传来


这是一尊极为精美传神的七世纪唐代白檀木雕十一面观音菩萨立像。观音菩萨神态深沉安详、容姿华贵庄严、饰品繁复精美、衣纹简洁流畅,整尊造像高贵典雅,慈悲庄严、大气舒展,精准再现了有关记载十一面观音造像法的经典原貌。


像为白檀香制,身长约1尺3寸,以璎珞装饰的庄严容姿,与记载有十一面观音造像法的经典如出一辙,但右手挂有玉珠及璎珞,头上面中有獠牙上突相的菩萨面,由此可知本像系融合了6世纪至7世纪中叶翻译而出的3本经典的内容制造而出。


头部略大于身体比例,头上面是在头顶雕刻出的碗状头饰上穿过榫头卯孔而嵌入的。弓形长眉,闭目冥想状的面貌,可以看出其与印度古普塔样式的内省、沉静的表现手法之间具有共通性,7世纪玄奘法师、王玄策等人前往天竺并带回了印度佛像,可以认为这与当时中国盛行印度风格佛像的造像风潮有关。


观音像身体上细致刻有胸饰、臂钏、璎珞,下腹略为突起,其上裹有僧祗支(即僧人所穿衣服),同时表现出天衣、衣裙下摆的张力,佛光独具匠心的采用了左右对称的抽象表现形式,都展示出此像为写实风格的法隆寺九面观音像的先行样式。


从以上各点来看,可以推测其制作年代大致为7世纪中叶。此外,现在头上面之中的髻顶面、左侧4面、左前臂中部前侧、右手持物、璎珞、天衣的脱离本体的一部分、台座等都是后来加工修补上去的,头上后侧的大笑面、左足榫头等缺失。








往期回顾




法讯|杭州灵隐寺启建癸卯清明梁皇法会通启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学处
学处|佛教四纲目——信、解、行、证
学处|三皈依
学处|“信佛只要心诚,并不一定要皈依”,这种想法对吗
学处|《妙慧童女经》中的“男女平等”

☀观照
观照|礼敬佛菩萨的十种作用
观照|礼佛一拜 罪灭河沙
观照|发起一个正愿
观照|重法:主敬存诚,如面佛天

☀开示
开示|百丈怀海禅师教授的“大乘入道顿悟法”
开示|蕅益大师: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
开示|马祖道一禅师:道不属修
开示|虚云老和尚:修与不修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物语|先放腊梅凝瑞雪 次教春色到瑶池
物语|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常识
常识|腊月初八为什么要喝粥
常识|五位百法:心不相应行法③
常识|五位百法:无为法
常识|五位百法(合集)

☀素食
素食|珍重
素食|诚且恭敬
素食|是春天的味道
素食|生机

☀分享
分享|志工服务“不打烊”,无私奉献迎新春
分享|今年春节,我选择这样过年
分享|这个春节更有年味
分享|人间有味是清欢

☀赏析
赏析|一幅与众不同的南宋佛画:西方三圣接引图
赏析|正定隆兴寺北宋天冠弥勒像
赏析|(传)张僧繇绘《鱼篮观音图》
赏析|贵霜王朝浮雕:世尊涅槃像

☀阅读
阅读|牛头法融禅师《心铭》
阅读|蕅益大师自传:八不道人传
阅读|不可妄自尊大轻视古德 不可甘心暴弃不为豪杰
阅读|弘一法师记忆中的慧明法师——2月23日慧明法师圆寂纪念日

☀故事
故事|求福的人
故事|老虎转罗汉
故事|玄奘法师:修福须敬凡僧
故事|金色公主

☀视频
视频|霏霏冻雨细无声 解洗梅花花上尘
视频|瑞草生嘉运 林花结早春
视频|二月二 龙抬头 雨顺风调 时清道泰
视频|笑逐东风烂熳开

图文来源网络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审核|相莲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禅诗欣赏——澄江明月内 应是色成空

禅诗欣赏——澄江明月内 应是色成空

江中诵经【唐】张说实相归悬解,虚心暗在通。澄江明月内,应是色成空。常住不灭的诸法实相,孤峰独露,迥脱根尘,言语道断而不可言说,心行处灭而不可思念,不是凡夫的逻辑思维可以通达。人的种种知见反而是悟证实相...

观照|忆佛念佛 久久为功

观照|忆佛念佛 久久为功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世人最慈悲的...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坐清凉尊者(379)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坐清凉尊者(379)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新闻|杭州灵隐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升旗仪式

新闻|杭州灵隐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升旗仪式

天竺山下禅林静,灵鹫峰前钟磬悠。2022年10月1日清晨,杭州灵隐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升国旗仪式。早上6时15分,升国旗仪式正式开始。杭州灵隐寺方丈光泉大和尚率两序大众着装整齐,排班肃...

参访寺院:灵隐寺的这座殿堂里画着济公的一生

参访寺院:灵隐寺的这座殿堂里画着济公的一生

来过灵隐寺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在灵隐寺药师殿东侧有一座殿堂,名叫“济公殿”。尽管在民间传奇的演绎和影视作品的传播下,“济公”在汉地可谓家喻户晓,但专为道济禅师设立殿堂的寺院却并不多见。而灵隐寺不仅有专...

释教三字经|第四祖 名道信 知无缚 解脱竟

释教三字经|第四祖 名道信 知无缚 解脱竟

禅宗四祖道信大师,俗姓司马,河内人(今河南沁阳县),生而超异,自幼即对大乘空宗诸解脱法门非常感兴趣,宛如宿习。道信禅师听说舒州皖公山(今安徽潜县)有二僧在隐修,便前往皈依。这二僧原来就是从北方前来避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