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故事:要想改变世界,首先要改变自己

要想改变世界,首先要改变自己

有一个年轻人总是落魄,郁郁不得志,于是就有人向他推荐去找禅师寻求解脱的妙策。于是,他找到禅师诉说了自己的郁闷。

禅师沉思良久,默然舀起一瓢水,问:这水是什么形状?

年轻人摇头:水哪有什么形状?

禅师不答,只是把水倒入杯子。

年轻人恍然大悟似,说: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杯子。

禅师没有回答,又把杯子中的水倒入旁边的花瓶。

年轻人又说:我又知道了,水的形状像花瓶。

禅师摇头,轻轻提起花瓶,把水轻轻倒入一个盛满沙土的盆。清清的水便一下融入沙土,不见了。

年轻人顿时陷入了沉思。

禅师俯身抓起一把沙土,叹道:看,水就这么消逝了,这也是一生!

年轻人对禅师的话咀嚼良久,高兴地说:我知道了,您是通过水告诉我,社会处处像一个个规则的容器。人应该像水一样,盛进什么容器就是什么形状。而且,人还极可能在一个规则的容器中消逝,就像这水一样,消逝得无影无踪,而且一切无法改变!年轻人说完,紧盯着禅师的眼睛,急于得到禅师的肯定。

是这样。禅师拈须微笑,转而又说,又不是这样!说完,禅师出门。

年轻人随后来到屋檐下。禅师蹲下身,用手在青石板的台阶上摸了一会儿,然后顿住。

年轻人把手指伸向刚才禅师手指所触之地,感到有一个凹处。他有些迷惑,不知道这本来平整的石阶上的小窝藏着什么玄机。

禅师说:一到雨天,雨水就会从屋檐落下,看,这个凹处就是水滴落下长期打击石阶造成的结果。

年轻人大悟:我明白了,人可能被装入规则的容器,但又像这小小的水滴,改变着坚硬的青石板,直到破坏容器。

禅师说:对,这个窝会早晚会变成一个洞!

年轻人回答:我找到答案了!

禅师不语,用微笑和沉默与他对话。

年轻人离开了禅师,从此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人。

社会是有规则的,或者说是以固定的形态出现的,但是人却是可以随时改变形态以适应社会的。对于社会而言,我们每个人就像是一滴水,就像水要适应容器一样来适应社会。如果你总是特立独行于社会之上,就很难得到别人的接纳。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徒在家修行是否一定要吃素?

佛教徒在家修行是否一定要吃素?

问:我想请教一下佛教徒在家修行是不是一定要吃素呀?问题补充:最近在修学佛经,知道肉里面含有很多肉毒素,而且佛教徒是戒荤腥的,那么我在家修行是不是也不能吃肉呀。万行法师答:佛教主张吃素,但不会强迫吃素...

知止

知止

李叔同有幅字,就是“知止”二字。我们一般说“知足”,我觉得“知止”比知足境界更高一层。知足是人家给多少,你“虽然不满意,但可接受”;知止是自己看着到了某个程度了,伸手去挡住,说:我不要了。知足是由人...

68未来的社会还有人出家吗?

68未来的社会还有人出家吗?

未来的社会还有人出家吗?  上一条举出《六祖坛经》及《维摩诘经》的例子,可见在家也能修行,修行不一定要出家。由于社会环境的变迁,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想要出家和能够出家的人,必然越来越少。现在,可以有...

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何谓布施

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何谓布施

何谓布施惠施济世前文说过,慈悲喜舍是佛教的「四无量心」。然而世人对此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常行颠倒,施不如法,在此有再加以阐述的必要。何谓布施以财物普分给他人为布,克己惠人为施。人以自己所有的给与没有...

静波法师:大方广佛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华严经 普贤菩萨行愿品 讲记 四

静波法师:大方广佛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华严经 普贤菩萨行愿品 讲记 四

静波法师:大方广佛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华严经 普贤菩萨行愿品 讲记 四大方广佛入不思议解脱境界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静波法师讲经(四) 根据录音整理 尚未校稿 错漏之处 敬请指正尊敬的上可下明大和尚、各...

挽回婚姻咨询有用吗?

挽回婚姻咨询有用吗?

现在有不少公司和个人都有挽回婚姻咨询的业务,有没有用就见仁见智吧,有些人觉得很有用,有些人觉得没有什么用,我之前就没有用上这种方法,但是也挽回了和婚姻。我的故事没有什么新奇的地方,先说说前任吧,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