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灵隐慧远禅师悟道因缘

灵隐慧远禅师悟道因缘

临安府灵隐慧远佛海禅师,圆悟克勤禅师之法嗣,俗姓彭,眉山(今四川境内)金流镇人。慧远禅师十三岁从药师院宗辩禅师出家为僧,后前往成都大慈寺听习经论,四年后又放弃所习,投峨嵋灵岩寺徽禅师(浮山法真禅师之法嗣)座下参学。

一日斋罢,慧远禅师见徽禅师于庭院间经行,遂上前问道:文殊为七佛祖师,未审什么人为文殊之师?

徽禅师道:金沙溪畔马郎妇。

慧远禅师一听,茫然不明其旨。

时赵铁拂为徽禅师之侍者。慧远禅师经常亲近他,并得到了他两年多的提携和诱导,但是他最终还是一无所得。

后来有一天,慧远禅师独自在室中静坐,偶然听见窗外有一位僧人独行独语道:假四大以为盖覆,缘六尘而生心。忽遇六尘顿消,唤什么作心?

慧远禅师忽然有省。于是便起身告诉首座和尚,首座和尚遂予印可。又上方丈寮告诉徽禅师,徽禅师亦给予印可。

第二天,慧远禅师便告别徽禅师,辞行前往他方参学。大众都劝他留下,慧远禅师坚决不肯,他说:吾师以为可,可我终未释然也。

[慧远禅师真学道法器!自心未释然,虽经印可,亦终不肯自欺,更不沾沾自喜。若非真正学道人,心中稍有名利,即被他赚矣!]

当时正好赶上圆悟克勤禅师回四川,重新住持成都昭觉寺。慧远禅师即前往参礼。克勤禅师见他辞旨峭硬,知是法器,因此非常器重他。

一日,克勤禅师为众普说,举庞居士问马祖不与万法为侣之公案

庞居士问马祖: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

马祖道: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慧远禅师一听,忽然顿悟,倒仆在地,大众以为他中风了,将他扶起。

慧远禅师道:吾梦觉矣!

到了晚上小参,慧远禅师从大众中走出,问道:净裸裸空无一物,赤骨力贫无一钱,户破家亡,乞师赈济。

[慧远禅师的意思是,证得空性之后,下一步该如何修行?]

克勤禅师道:七珍八宝一时拿。

[七珍八宝喻无边妙用。若住于空境,即是死水不藏龙,还须依体起用,自在随缘接物,方是活物。若不起用,如同遭贼,七珍八宝被人盗走,没有两样。]

慧远禅师道:争奈贼不入谨家之门!

克勤禅师便道:机不离位,堕在毒海。

[宗门中有机不离位,堕在毒海。

[宗门中有机守位、机转位之说。机,指机用,位,指见道。机守位,意指尚执着于悟道之相,没有离开迷悟二边,不能活用。机转位,意指超越于迷悟二边,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归无所得,无住无相,活泼自在。机不离位,就是机守位,意思是说,尚执着于悟道之相,没有真正透脱,故云堕在毒海。]

慧远禅师于是随声大喝。

克勤禅师便用拄杖敲着禅床,说道:吃得棒也未?

慧远禅师又大喝一声。

克勤禅师于是连喝两声。

慧远禅师便礼拜。

克勤禅师见他已彻,大喜,遂予印可。

从此以后,慧远禅师机锋竞发,无有滞碍。

圆悟克勤禅师圆寂后,慧远禅师叹息道:哲人云亡,继之者谁乎?于是便顺江东下,先后住持扬州之龙蟠、婺州(今浙江金华)之普济、衢州之定业等大刹,后补灵隐住持之位。南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慧远禅师奉召入禁中问法,并得赐佛海禅师之号,此后还多次奉诏入宫,大弘禅道。

淳熙二年(1175)秋天,慧远禅师事先辞众云:淳熙二年闰季秋九月旦,闹处莫出头,冷地著眼看。明暗不相干,彼此分一半。一种作贵人,教谁卖柴炭?向你道,不可毁,不可赞,体若虚空没涯岸。相唤相呼归去来,上元定是正月半。

对慧远禅师的这一预言,一时座下弟子和朝中士大夫们都争相喧传,心里都将信将疑。第二年(1176)正月十五日凌晨,慧远禅师奉诏入宫主持祝圣法会,并升座说法。一切如过去没有什么两样。为了表达对慧远禅师的敬仰,孝宗皇帝亲自遣使者侍候慧远禅师的日常起居。那天斋罢,侍者入方丈寮看望慧远禅师,见其门窗紧闭,便从窗子的缝隙中往里看,只见慧远禅师生前收养的那只黑猿(因为此猿极驯服,善知人意,慧远禅师便让它穿衣服,称之为猿行者),手持一卷书,立于床前。侍者于是从后门进入丈室,掀开帐子一看,慧远禅师已迁化多时。再把猿行者手中的书接过一看,上面写着辞世偈,云:

拗折秤锤,掀翻露布。

突出机先,鸦飞不度。

慧远禅师圆寂时,春秋七十四岁。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水依然在流著

佛教故事:布衣百姓:水依然在流著

水依然在流著有一个人,走路走得很口渴,在路旁看到岩石里有一泓清泉涓涓流出面前盛有木桶,水是满满的,他就开口大喝,喝得足够了,那时他就举手木桶说∶『我已经喝好了,你的水可不要再流出来了。』可是水依然在...

达真堪布:家人生病请求加持算贪心吗?

达真堪布:家人生病请求加持算贪心吗?

达真堪布:家人生病请求加持算贪心吗? 问:我妈妈有病,我可以祈求上师加持吗?我有这样的要求是不是贪心啊? 达真堪布答:可以,你为了家人请求加持不算贪心。家里人有病了,关心照顾他们是应该的,这就是佛...

佛教名词:虚云_虚云老和尚_虚云大师

佛教名词:虚云_虚云老和尚_虚云大师

释虚云虚云禅师(1840--1959),籍湖南湘乡人,生于泉州,俗姓萧,名古岩,字德清,六十岁后改字幻游,号虚云,乃近代一身而系五宗法脉之禅宗大德。虚云禅师,十九岁出家,二十岁依福州鼓山涌泉寺妙莲老...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说只有佛法才能给整个世界带来和平与快乐?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说只有佛法才能给整个世界带来和平与快乐?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说只有佛法才能给整个世界带来和平与快乐? 问:为什么说只有佛法才能给整个世界带来和平与快乐? 索达吉堪布:在这个世界上,只要行持善法、受持戒律的人越来越多,吉祥的气息就会在空中不...

倓虚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六

倓虚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六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六)湛山倓虚大师述诚祥法师录观音耳根三十二应应现圣乘四一菩萨二独觉三缘觉四声闻应现天身七一梵王身二帝释三自在天四大自在天五天将军六四天王七天王太子应现国民十二一人王二长者三居士...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59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59

【药师坛城“法施”连载59】药师禅:因为人的心一直在变,所以我们要坚信自己,可以通过修行越来越好。不要被一时的困境打倒,顺境多了,人有时候就会堕落,逆境到极苦了,有时候又一下子柳暗花明,都是在一念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