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八识图解

八识分成四部分:

一、眼、尔、鼻、舌、身:感测器,将外界的讯号转化成可以储存的资料。

二、意识:根据所能取得的讯息(包括阿赖耶识与感官讯息)起意做作、分别判断。

三、末那识:阿赖耶识与意识的往来传递管道,这个管道形成了「我」的概念。

四、阿赖耶识:可以说是生命过程的记载资料库

转识成智对比表

识(转化前) 智(转化后) 说明

眼、尔、鼻、舌、身 成所作 不受感官限制故

意 妙观察 不作意故

末那 平等性 无我故

阿赖耶 大圆镜 如是故

 

更多精彩: http://yfs.bbs5050.com/
点我:

相关文章

工作时的几次梦

工作时的几次梦

工作时的几次梦99年前后几年,是奶奶的坎坷岁月,真是人到老来百事哀:她先是摔伤了手臂,后面又摔倒,跌伤了腿,起居非常不便。后来又接连生了几场病,且都濒于危境。98年我毕业到外地工作后,家中频频传来奶...

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第四十六回 拜贤胜优婆夷

佛教故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第四十六回 拜贤胜优婆夷

第四十六回 拜贤胜优婆夷善财来到摩竭提国婆旦那城,入得城来,见一个清净庄严的住所。虽在城内,而听不到喧哗声。宅后一片广大的园林,园林内胜植桑竹果木。贤胜优婆夷是一个中年妇女,坐在华堂之上闭目养神。善...

修心

修心

修心引起你烦恼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你对待这件事的态度,打个比方:你正在沙滩上懒洋洋的闭目养神,正在感受这和风和暖阳,突然被人踩了一脚,,相当恼怒,心说,哪个不长眼的踩了我。睁开眼正要去理论,却突然发...

佛教故事: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第二十七节 治鞭疮

佛教故事: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第二十七节 治鞭疮

第二十七节 治鞭疮昔有一人,为王所鞭。既被鞭已,以马屎傅之,欲令速差。有愚人见之,心生欢喜,便作是言:我快得是治疮方法。即便归家,语其儿言:汝鞭我背,我得好法,今欲试之。儿为鞭背,以马屎傅之,以为善...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有佛处不得住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有佛处不得住

南宋绍兴己巳(1149)年春,祖元禅师应信众邀请,住持温州能仁寺。祖元禅师曾上堂提唱赵州和尚的一则公案,云:有佛处不得住踏著秤锤硬似铁。无佛处急走过脚下深草三尺。三千里外,逢人不得错举北斗挂须弥。恁...

陈大惠:你会吃饭吗?你会睡觉吗

陈大惠:你会吃饭吗?你会睡觉吗

隋唐时期的佛教建筑情况,佛教的沿袭是有原因的!公元581年隋代建立, 589年完成南北方统一, 结束了中国自3世纪初至6世纪末3个世纪的分裂与动荡。之后的37年,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时期,隋代文、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