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的十种表面——之三 吝啬而行布施为表面

修行人的十种表面——之三  吝啬而行布施为表面
吝啬,顾名思义,即是指那些对钱财贪得无厌而又爱惜过度,过分慳吝刻薄而不愿意做丝毫布施的人。此类人往往为了谋取钱财而不择一切手段,甚至于为了敛财干尽伤天害理的事。他们的财富和所谓的幸福都是建立在他人的...

修行人的十种表面——之二 无大悲而云利他为表面

修行人的十种表面——之二    无大悲而云利他为表面
利他是什么?总概而言,是指一切有利他人的行为举止精神思识,这些包括言谈,动作,思想,甚至个人习性、脾气等等,只要是对其他的众生有帮助,无论帮助是大是小,都可称为利他之行。因为非真正修行的人,根本没有...

修行人的十种表面——之一 以不信诵经为表面

修行人的十种表面——之一     以不信诵经为表面
何为以不信诵经为表面呢?不信者,既是不信因果不昧,不信经教,不信佛法殊胜教义,不信佛说;诵经者,即是诵持经文论典;这一意思就是说,如果修行学佛的人本身就不明信因果业报,自己都不相信佛法之科学性、因果...

什么叫三界?六道轮回是指哪六道?六道轮回各有什么苦?

什么叫三界?六道轮回是指哪六道?六道轮回各有什么苦?
什么叫做三界?(详见《藉心经说真谛》)答:三界指的是欲界、色界和无色界。       欲界呢首先有两种锁套,首先有两种,就是凡夫生死往来的世界,就是指的我们这个世界,包括上至天堂之所,六欲天,中至四...

五观堂,寺院僧侣用膳的地方

五观堂,寺院僧侣用膳的地方
堂,就是斋堂,也就是五观堂,即是寺院僧侣吃饭用膳的地方。五观堂,出家人吃饭有一定的规矩。 过堂中国汉传寺院生活方式之一。即上斋堂用餐,此有别于印度僧徒之托钵乞食。又称上堂、赴堂。在丛林之中,依据常规...

[拉珍文集] 所知之障 害人至深

[拉珍文集] 所知之障 害人至深
所知之障 害人至深作者:拉珍愚昧的缔造者是无知吗?不尽然。例如当我们第一次置身于言语不通的异国他乡,扑面而来的所有知识你都会像抓救命稻草一样紧握不放,那时,对于那个陌生的环境,你彻底无知,但你求知,...

觉海文集:当净汝心

觉海文集:当净汝心
从前,有一户贫穷的家庭,因为生活非常困苦,所以时常到邻居的菜园去偷取一些蔬菜来吃。有一天晚上,父亲又带着他的小儿子进入邻居的菜园,准备要偷拔一些萝卜。当父亲开始拔萝卜时,他的小儿子站在他的后面看着他...

觉海文集:亲近善士

觉海文集:亲近善士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园精舍教化的时候,罗阅只国中有一个人非常暴戾凶恶,总是欺负善良,又忤逆父母,不敬师长。他的事业做得很不顺利,日子过得很苦恼,心中常充满怨怼。为了想让自己能过好日子,他便开始祭拜火神...

觉海文集:安心法门

觉海文集:安心法门
中国禅宗有名的二祖神光,在未见达摩祖师以前,已经用功遍学佛法,而且修习禅定的工夫有八年的时间,后来到嵩山少林寺,向达摩祖师求教。为了求法,他斩断自己左边的手臂,因此赢得了达摩祖师严格的考验,认为他是...

觉海文集:智慧功德

觉海文集:智慧功德
世人喜种福田,但常不解佛性,古今皆然。在《传灯录》卷三这样记载:当初,达摩祖师从天竺国到广州,梁武帝遣使迎请至金陵。帝问曰:“朕即位已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师曰:“并无功德。”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