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虚心下贤,不存我慢——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选读(三十五)


孚遂二座主

太原孚上座①,于扬州孝先寺讲涅槃经,广谈法身妙理,有禅者失笑。孚讲罢,请禅者茶,白云:“某甲狭劣,依文解义,适蒙见笑,且望教诲。”禅者云:“不道座主所说不是,然只说得法身量边事,实未识法身在。”孚曰:“既如是,当为我说。”曰:“座主还信否?”曰:“焉敢不信!”曰:“请座主辍讲旬日,端然静坐,收心摄念,善恶诸缘一时放却。”孚一依所教,从初夜至五更,闻角声,忽大悟。


又良遂座主②参麻谷③,谷荷锄入园,不顾,便归方丈闭却门。次日复求见,又闭却门,遂乃敲门。谷问是谁?遂方称名,忽大悟。


此二尊宿,只缘是虚心下贤,不存我慢故。今人自高,焉得有此?


注释


孚上座:唐朝太原(今属山西)人。初在扬州光孝寺讲《涅槃经》,后遍历诸方,名闻宇内。尝游浙中,登径山,复至鼓山谒雪峰义存禅师,师资道契,遂不复他游。师不任住持,诸方目为太原孚上座,后寂于维扬。


良遂座主:唐朝良遂禅师。曾参谒麻谷山宝彻禅师,并嗣其法,于寿州(今安徽寿县北)举扬禅旨,世称寿州良遂。良遂禅师曾两度参谒宝彻禅师,宝彻禅师或荷锄出门锄草或闭门不见,使师两次均遭闭门羹,引发师悟道之因缘,此即驰名丛林“麻谷锄头锄草”之公案。复以师之大彻大悟而究竟禅旨之因缘,禅林中遂以“良遂尽知”一语,表示禅徒已达彻悟之境界。


麻谷:唐朝麻谷山宝彻禅师。出家后参谒马祖道一禅师,并嗣其法。后居于蒲州(今山西)麻谷山,举扬禅风。有“麻谷振锡”“麻谷手巾”“风性常住”等著名公案流传于禅林。



译文


太原孚上座,初在扬州孝先寺讲解《涅槃经》,讲到三因佛性,三德法身,便广谈法身妙理。有一位游方的禅师听了不觉失笑。孚上座讲罢,请游方的禅师喝茶,并诚恳地向禅师请教:“本人素志狭劣,讲经只是依文解义,适才蒙禅德见笑,祈望多多教诲。”禅师说:“我并非笑座主所说的不对,只是刚才座主虽广谈法身妙理,也只不过说得法身量边事,其实并未真正识得法身在。”孚上座说:“既然这样,更请禅德为我开示。”禅师问:“座主还信得过我吗?”孚上座回道:“怎敢不信。”禅师说:“那就请座主停讲十天半月,于室内端身静坐,收心摄念,把善恶诸缘一时放却。”孚上座一一皆依禅师所教。从初夜静坐至五更,闻鼓角声,忽然大悟。


又有良遂座主参谒麻谷山宝彻禅师一段公案。麻谷禅师荷锄入园锄草,良遂禅师到锄草处,宝彻禅师对良遂禅师看都不看一眼,即回归方丈室中,并且把门关闭起来。第二天良遂禅师又来拜见,麻谷禅师仍闭门不见。良遂禅师立在门外敲门。麻谷禅师问是谁敲门?良遂禅师刚要称名回答,忽然大悟。


以上所举这二位尊宿,只因能虚心降格,向高贤请益,不存我慢,所以才能得遇悟道因缘。现今的人往往高傲自大,又如何能遇到这样殊胜的机缘呢?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龙宫海藏散天香 灵隐盛夏晒经忙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巡觅
巡觅|在灵隐,邂逅的不仅仅是一场太阳雨
巡觅|访灵隐记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学处
学处|什么是菩萨
学处|佛有三身,说法的是哪一身
学处|有关念佛的三个困惑,你是否也有呢
学处|佛法中的“药”

☀观照
观照|渐渐鸡皮鹤发 看看行步龙钟
观照|刹那刹那 念念之间 不得停住
观照|汝知身中有不灭耶
观照|用功修行时总是起妄念怎么办

☀开示
开示|虚云老和尚:怎能因为忙了就不讲威仪呢
开示|印光大师:菩萨之心犹如虚空,无所不遍,众生小感则小应,大感则大应
开示|太虚大师:从信心上修成定慧学
开示|倓虚法师:破无明见法性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常识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来历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本迹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别境心所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善心所①

☀素食
素食|黄花遍处
素食|凉风袅袅,寒露凄凄
素食|离贪嫉
素食|日久心弥安

☀分享
分享|月光遍照 慈心流辉
分享|普护物命生慈心
分享|国庆欢喜报四恩
分享|我是自己的第一位游客

☀赏析
赏析|清早期绢地全堂佛会图
赏析|唐代线刻石雕:药师琉璃光佛坐像
赏析|敦煌五代绢画:药师琉璃光如来
赏析|(传)慈胜寺壁画二菩萨图

☀阅读
阅读|我虽学佛未忘世——八指头陀的爱国诗篇
阅读|大慧宗杲禅师《礼观音文》
阅读|杯水不能熄车薪之火,萤光不能破幽谷之昏
阅读|玉琳国师:人间亦有扬州鹤,但泛如来功德船

☀故事
故事|拦住沙门的水鬼
故事|修行的事以后再说吧
故事|佛陀为何吃了三个月马麦
故事|为什么我们见不到佛菩萨的境界——道宣律师朝礼五台

☀视频
视频|空山新雨后
视频|天香桂子落纷纷
视频|慧灯耀不二 禅窟得妙传
视频|我在灵隐做志工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假真并观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假真并观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世界:意思是可毁坏的处所,略称界。据《楞严经》卷四载,世,即迁流之义;界,指方位。即于时间上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迁流,空间...

释教三字经|阿育王 变古制 碎宝末 造浮图 役鬼神 遍阎浮

释教三字经|阿育王 变古制 碎宝末 造浮图 役鬼神 遍阎浮

阿育王:又作阿输迦、阿输伽、阿恕伽、阿戍笴、阿儵,意译无忧王,为中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第三世王。西元前三世纪左右出世,统一印度,为保护佛教最有力之统治者。据说,阿育王即位之初,诸多暴虐,人称“黑阿育王...

观照|渐渐鸡皮鹤发 看看行步龙钟

观照|渐渐鸡皮鹤发 看看行步龙钟

前文回顾:观照|念念迁谢 新新不住 如火成灰 渐渐销殒在之前的经文中,波斯匿王以香为喻,形容自己对身体无常的感受:“念念迁谢,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渐渐销殒,殒亡不息,决知此身当从灭尽。”古时孔子临川叹...

纪念|二月初十 鸟窠道林禅师圆寂日——三岁孩儿虽道得 八十老人行不得

纪念|二月初十 鸟窠道林禅师圆寂日——三岁孩儿虽道得 八十老人行不得

鸟窠道林禅师圆寂纪念日农历二月十日2023年3月1日止恶行善,婴儿亦知。八十翁翁,行之尤迟。——白侍郎参鸟窠禅师赞道林禅师(741—824),唐代牛头宗僧。禅师俗姓潘(一说翁),幼名香光,杭州富阳人。...

新闻|2023云林书院“呈瑞”万家

新闻|2023云林书院“呈瑞”万家

元月的杭州正在恢复往日的烟火与繁华,一纸火红的“月德呈瑞”也在此时走入了千家万户。近日,浙江云林书院联合杭州十多个街道单位,共同向市民、返乡旅客、孤寡老人及基层一线工作人员等群体送出灵隐寺新年年历近万...

慈孝文化节|百年7路化身慈孝公交,让我们一起到灵隐寺看禅意漫画展吧

慈孝文化节|百年7路化身慈孝公交,让我们一起到灵隐寺看禅意漫画展吧

慈孝是中华文明的伦理起点,也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最大公约数。2022第八届中华慈孝文化节举办在即,为增加活动的亲民性以及影响力,让中华民族的慈孝文化更好地内化于人们心中,中国新闻社、杭州灵隐寺主办与7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