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五百罗汉堂——会法藏尊者(311)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


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


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


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


灵隐寺五百罗汉碑刻

第二百九十七尊至第三百一十二尊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

第叁佰壹拾壹尊

会法藏尊者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会法藏尊者铜像

诗 偈



不到天竺心不回,未取圣经身不归。

男儿立志成大事,因循苟且品自低。


偈解


前往圣地求取真经,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做人应该有鸿鹄之志,不能苟且偷生,得过且过。


此偈教导我们,无论是世间法还是出世间法,无论我们想做成一点什么事,都应当志存高远,然后脚踏实地地走下去。


尊者法相



尊者法相所现为正面而坐,神态严肃,佩戴挂珠,并以左手持珠。


灵隐寺五百罗汉画像碑刻



五百罗汉第叁佰壹拾壹尊会法藏尊者,音译昙摩迦、昙摩迦留,意译作法宝处、法处、法积、作法。



法藏为阿弥陀佛未成佛时之法名,又称法藏比丘。据《无量寿经》卷上所载,过去久远劫前,世自在王如来之时,有一国王听闻佛说法后,即发无上正真道意,乃弃王位出家,号曰法藏。


其高才勇哲,超异于世,未久即见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法藏乃发四十八大愿。以其所闻教法护持不失,聚集众多,故《无量寿经》译作“法藏”,乃法的积聚,或本源处之义。



往期回顾:灵隐寺五百罗汉堂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1至100尊罗汉合集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101至200尊罗汉合集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第201至300尊罗汉合集

无垢行尊者(301)

阿婆罗尊者(302)

声皈依尊者(303)

禅定果尊者(304)

不退法尊者(305)

僧伽耶尊者(306)

达摩真尊者(307)

持善法尊者(308)

受胜果尊者(309)

心胜修尊者(310)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释教三字经|藏分三 部十二 遇有缘 作佛事

释教三字经|藏分三 部十二 遇有缘 作佛事

藏分三,就是指前面所说的经、律、论三藏。部十二,则是三藏里面就其文体或内含的不同,而分为十二部类,或者又名十二分教,具体如下:一、长行:经论中凡是随其义理之长短,不限字数的文字。二、重颂:为了使长行中...

故事|净藏净眼转邪心

净藏净眼转邪心佛教故事妙法莲华经卷第七赞妙音观音,救苦寻声。净藏净眼转邪心,普贤行愿深。四法常钦,万古永为箴。《妙法莲华经》 妙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七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在法华会向大众宣讲妙庄严...

禅诗欣赏——唯有千章云木在 风来犹作海潮音

禅诗欣赏——唯有千章云木在 风来犹作海潮音

题草堂【元】溥光法师草堂名刹岁年深,三藏谈经事莫寻。唯有千章云木在,风来犹作海潮音。“草堂名刹岁年深”,遥想当年,号称七佛译经师的鸠摩罗什大师居住在草堂寺,广说经法度化众生。“三藏谈经事莫寻”,而如今...

藏识|龙宫海藏散天香 灵隐盛夏晒经忙

藏识|龙宫海藏散天香 灵隐盛夏晒经忙

夏季天气闷热,气候湿润,万物极易发霉生蠹。寺院珍藏之佛经长年存放于“藏经楼”,尤患于此,因此每年农历六月梅雨季过后,灵隐寺常住法师会组织云林志工翻晒经书。今年7月中旬以来,杭州灵隐寺藏经楼每天请出馆藏...

释教三字经|正法隆 外道丧

释教三字经|正法隆 外道丧

正法,指真正之法,亦即佛陀所说之教法,又作白法、净法,或称妙法。凡契当于佛法正理之法,皆称正法,如不取不着之法门、大菩萨之法。据《大毗婆沙论》卷一八三载,如来正法有世俗、胜义之别,世俗正法指名句文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