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我们诵读《地藏经》,一开始就会读到“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为母说法”这一句是《地藏经》中特别的经文,在其他经上,讲到六种成就时没有这一句。


佛母摩耶夫人生下太子以后七天就别世,升到忉利天。佛为尽孝道报母亲的大恩,于说法四十九年快圆满时,于入涅槃前到忉利天为母亲说法。也许有人会问,要报母恩说法为什么不在成佛证道时就去,而要等到说法四十九年之后才去呢?


说起来,十方诸佛菩萨来这世间弘法利生,都是有本有迹,本是他的本位,迹是他的迹相,也就是应化的事相。比如,释迦牟尼佛是化身佛,这是从迹相上来说,也叫示相,如果按本位说,实在无量劫以前就成了佛。


同样,摩耶夫人与净饭王也是有本有迹,都是诸佛再来,依迹相则示现国王、王后,是佛的父亲、母亲。从本位来说,释迦佛自然知道母亲是诸佛示现,生下他愿满了,生到忉利天并不是普通天人,也只是示现一个迹相事迹而已,所以不必急着去跟她说法。


以上是从本位来说,如果从迹相上来说,度众生是要依众生因缘成熟时节,四十九年人间说法,就是人间众生因缘成熟,等因缘成熟才到忉利天为母亲说法。


在地藏经中,我们只看到摩耶夫人跟地藏菩萨说法说了一小段,没有看见释迦佛为母说法。其实,大藏经里另有一部经叫做《佛为母说法经》,就是为母亲说了法才接着说《地藏经》的。


为何已有为母亲说法,又要说《地藏经》呢?因为佛要入涅槃,弥勒佛还没有来,这中间有五十六亿七千万年,这么久没有佛在世,期间无量苦恼众生都是要付嘱给地藏王菩萨的,这是佛在忉利天为母说《地藏经》的主要因缘。



从《地藏经》我们可以知道,地藏菩萨在因地就是因为要救度母亲,而发了甚深广大菩提心要度众生,这是真正的佛门孝道。佛上天宫为母说法也是为了要报母恩行孝道,更是为了要提倡佛门真正的孝道。


莲池大师《七笔钩》说“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也就是说要父、母亲都脱离了生死轮回,做儿子的孝道才算有成就。纵使像佛母上升天上,天福也有享尽的一天,还是要再受轮回,因此一定要度父母出三界,才是真正尽孝道。


度父母亲出三界,已尽了孝道,但是还要发广大的菩提心去度众生。因为佛门中的尽大孝,不光是度这一世的父母,而是多生多劫以来的父母都要度。《梵网经》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世世无不从之受生”,六道轮回中,有多少众生都曾是我们的父母眷属,因此度众生就是度父母,这样才是行大孝,才是真正的佛门大孝之法。


由此可见,《地藏经》中佛陀先为母说法,再向行大孝发大愿广度无量众生的地藏菩萨,托付度生重任,实在就是为了报一切父母之恩。







往期回顾




延期截稿,面向全国摄影人:第二届“东南佛国杯”佛教文化摄影大展

藏识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佛智端裕禅师
藏识|76年前的端午节 太虚大师在灵隐寺写了首诗
藏识|尘空法师遗著《无我》
藏识|龙宫海藏散天香 灵隐盛夏晒经忙

☀巡觅
巡觅|走出失去亲人的痛 观世音菩萨教我的两件事
巡觅|《佛说八大人觉经》之大心普济觉
巡觅|冷泉 我记忆中的清静之地
巡觅|冷泉初夏——草欹疑石坠 水定见鱼还

☀学处
学处|持戒三种人 你是哪一种
学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我皆随学无有疲厌
学处|功德普皆回向 成就广大善法
学处|盂兰盆节供佛及僧 功德利益殊胜难思

☀观照
观照|既然“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现在何必着急呢
观照|每日念佛多少比较好
观照|忆佛念佛 久久为功
观照|佛是已觉悟的人 人是未觉悟的佛

☀开示
开示|谛闲法师:“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应如何理解
开示|虚云老和尚:楞严经意旨
开示|慈舟法师:念阿弥陀佛与普贤十大行愿
开示|太虚大师:人生之解析

☀联灯
联灯|如何应对消费悲情的慈善乱象而又不损自己的慈悲心
联灯|恒顺众生就是无原则地满足一切心愿吗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物语
物语|七叶树——根苗自是不寻常 托质偏于古道场
物语|梅子熟也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常识
常识|五停心观——对治烦恼的五种法门
常识|世界各地的佛弟子们如何庆祝卫塞节
常识|无限的慈悲:菩萨因何名观世音
常识|四谛法之道谛的总相差别

☀素食
素食|莫贪凉
素食|坦然
素食|解知足
素食|咬秋

☀分享
分享|雨中的青绿
分享|法水长流愿无量
分享|五年皈依路
分享|智孝之道报亲恩

☀赏析
赏析|敦煌莫高窟第332窟之珞珈山观音变
赏析|犍陀罗浮雕 “大光明之神变”
赏析|明代木雕彩绘罗汉坐像
赏析|唐代白石雕大势至菩萨立像

☀阅读
阅读|华严经赞
阅读|不朽
阅读|诵经时打妄想会怎样
阅读|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附科判)

☀故事
故事|无止境的“追求”
故事|净藏净眼转邪心
故事|实语守信的须陀须摩王
故事|佛陀的广长舌相

☀视频
视频|飞来峰元代造像——尊胜佛母龛
视频|云林走读之灵鹫飞来
视频|品味千年宋韵
视频|映日莲开白玉池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月盖尊尊者(354)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月盖尊尊者(354)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意马莫纵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意马莫纵

佛言: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与色会,色会即祸生。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这一章是佛警策我们:作为初学佛道的凡夫,切不可粗心大意,要谨慎小心,慎勿放逸。“慎勿信汝意”,是佛先警告我们,不能轻易地相...

新闻|2022年中国佛教讲经交流基地年会在杭州灵隐寺举行​

新闻|2022年中国佛教讲经交流基地年会在杭州灵隐寺举行​

12月7日上午,中国佛教讲经交流基地2022年度年会在杭州灵隐寺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教讲经交流基地主任光泉法师,中国佛教协会教务部主任、中国佛教讲经交流基地副主任长顺...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德妙法尊者(329)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德妙法尊者(329)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声响应尊者(332)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声响应尊者(332)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禅诗赏析——休作狂歌老 回看不住心

禅诗赏析——休作狂歌老 回看不住心

望牛头寺【唐】杜甫牛头见鹤林,梯径绕幽林。春色浮天外,天河宿殿阴。传灯无白日,布地有黄金。休作狂歌老,回看不住心。“牛头见鹤林,梯径绕幽林。”诗人拜见禅师后,感觉到禅机深奥高妙,犹如上山来的山经,盘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