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千佛绘春 鹫岭枰机 暨“云林杯”第十五届枰满天心围棋三人联棋赛圆满闭幕


3月26日下午,“千佛绘春 鹫岭枰机 暨“云林杯”第十五届枰满天心围棋三人联棋赛”在杭州灵隐寺圆满闭幕,16支棋队64名棋手经过四轮的坐隐手谈,南无众王佛队获得第一名。


▲总裁判长陈利刚宣读比赛结果

▲南无众王佛队获得第一名

▲南无宝赞佛队获得第二名

▲南无香自在王佛队获得第三名

▲南无龙喜佛队获得第四名

▲南无上尊佛队获得第五名

▲南无安隐佛队获得第六名

▲南无持上功德佛队获得第七名

▲南无上师子音佛队获得第八名

▲中国围棋协会主席林建超致辞


闭幕式上,林建超主席向在本次比赛中取得优异名次的队伍、棋手表示祝贺,向活动的主办方杭州灵隐寺和浙江省围棋协会的付出表示感谢,此次“云林杯”联棋赛取得圆满成功,期待来年与大家再次相聚在灵隐寺。


▲棋赛现场


“云林杯”围棋三人联棋赛是杭州灵隐寺传统的围棋赛事,以围棋交流为纽带,以棋会友,探究棋禅,弘扬围棋文化所蕴含的思想精髓,充分展示中国围棋文化的时代风采和文化魅力。


今年是第十五届,首次尝试以抽签形式组队,深受棋友们喜爱,现场气氛欢乐。赛事圆满,棋手纷纷留影,希望大家以此次棋赛为契机,下棋悟人生,于生活中常生观照,于取舍间觉知本心。


▲浙江省围棋协会秘书长、浙江省围棋队主教练蓝天主持颁奖仪式


围棋之道,博大精深。在黑与白的二元世界中,人们通过棋局,诠释着宇宙和人生的智慧。围棋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在发展过程中吸纳了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精神养分,随着佛教的传播与发展,围棋与佛教水乳交融,呈现出丰厚的佛教文化色彩。


信仰佛教的梁武帝,促使围棋走入寺院,从此“寺寺皆闻下子声”,许多僧人以棋会友,借棋弘法,高僧鸠摩罗什、一行和尚以及广为人知的道济禅师,肯定了围棋对佛门僧人的修行大有裨益,让围棋技艺融入佛教文化,臻至化境。







往期回顾




法讯|杭州灵隐寺启建癸卯清明梁皇法会通启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学处
学处|三皈依
学处|“信佛只要心诚,并不一定要皈依”,这种想法对吗
学处|《妙慧童女经》中的“男女平等”
学处|极乐世界里的众鸟都说什么法

☀观照
观照|发起一个正愿
观照|重法:主敬存诚,如面佛天
观照|闻声救苦 赴感随缘
观照|并非受苦 而是还愿

☀开示
开示|印光大师:菩萨无心,以众生之心为心
开示|太虚大师:论学佛者须止恶行善
开示|倓虚法师:想离苦必须念佛
开示|虚云老和尚:不一定要坐下来闭起眼才算修行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物语|先放腊梅凝瑞雪 次教春色到瑶池
物语|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物语|绰约新妆玉有辉 素娥千队雪成围

☀常识
常识|五位百法:无为法
常识|五位百法(合集)
常识|何谓阿鞞跋致
常识|“经”典包含的五种意义

☀素食
素食|为善最乐
素食|生机
素食|迁善改过
素食|克己

☀分享
分享|今年春节,我选择这样过年
分享|这个春节更有年味
分享|人间有味是清欢
分享|万缘放下 清净念佛

☀赏析
赏析|敦煌藏经洞唐代普贤菩萨像
赏析|南宋佛画阿弥陀三尊像
赏析|元张渥画十六臂大士像
赏析|北齐铜鎏金佛立像

☀阅读
阅读|吃素会营养不足吗
阅读|王安石《归依三宝赞》
阅读|今日方闲
阅读|五更早起

☀故事
故事|玄奘法师:修福须敬凡僧
故事|金色公主
故事|悭贪的苦果
故事|龙施女出家修道

☀视频
视频|瑞草生嘉运 林花结早春
视频|二月二 龙抬头 雨顺风调 时清道泰
视频|笑逐东风烂熳开
视频|春雨沃枯 花开万卉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审核|相莲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阅读|牛头法融禅师《心铭》

阅读|牛头法融禅师《心铭》

心性不生,何须知见。本无一法,谁论熏炼。往返无端,追寻不见。一切莫作,明寂自现。前际如空,知处迷宗。分明照境,随照冥蒙。一心有滞,诸法不通。去来自尔,胡假推穷。生无生相,生照一同。欲得心净,无心用功。...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法首尊者(366)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法首尊者(366)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观照|渐渐鸡皮鹤发 看看行步龙钟

观照|渐渐鸡皮鹤发 看看行步龙钟

前文回顾:观照|念念迁谢 新新不住 如火成灰 渐渐销殒在之前的经文中,波斯匿王以香为喻,形容自己对身体无常的感受:“念念迁谢,新新不住,如火成灰,渐渐销殒,殒亡不息,决知此身当从灭尽。”古时孔子临川叹...

历史|清代的刻经事业——中国佛教史略之清代佛教(三)

历史|清代的刻经事业——中国佛教史略之清代佛教(三)

清代的刻经事业,在顺治、康熙(1644—1722)年间,民间各地所刻的僧传、语录等都集中于嘉兴楞严寺,当时发行的有《续藏经》九十函,二百三十七部,《又续藏经》四十三函,一百八十九部(见1920年北京刻...

恭迎|二月十九 观世音菩萨圣诞

恭迎|二月十九 观世音菩萨圣诞

菩萨号圆通 降生七宝林中千手千眼妙真容 端坐普陀宫杨柳枝头甘露洒 普滋法界薰蒙千层浪头显神通 光降道场中观世音,梵语“阿缚卢枳多,伊湿伐罗”,翻译中国话叫做“观自在”或“观世音”。“观自在”是约自利的...

历史|清初及清末唯识学代表人物——中国佛教史略之清代佛教(十一)

历史|清初及清末唯识学代表人物——中国佛教史略之清代佛教(十一)

慈恩一宗,自明末昭觉广承于杭州莲居庵讲《唯识》,其弟子灵源大惠、古德大贤、新伊大真等继之,入清传承不绝,时称莲居派。大惠曾讲《唯识》于京师及苏杭等地,著有《唯识自考录》。大贤弘法云栖,智旭曾从他听《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