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展转获胜


佛言:人离恶道,得为人难。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既得为男,六根完具难。六根既具,生中国难。既生中国,值佛世难。既值佛世,遇道者难。既得遇道,兴信心难。既兴信心,发菩提心难。既发菩提心,无修无证难。


第十二章说人有二十难,等于二十个难关,如果把一个一个难关透过去,决定得道。这一章有九种难关,要把它都透过去,决定可以得道。


人离恶道,得为人难。这是第一种难,是说人生难得。佛经上讲要得人身,转生为一个相貌庄严、富贵、长寿的人,一定要没有造杀、盗、淫、妄的罪业。如果有做一种,就会转生为贫穷下贱,或者诸根不具的人。恶道是三恶道:地狱道、恶鬼道、畜牲道,造了恶业,一定堕落到三恶道里面。一定要没有造杀、盗、淫、妄的恶业,才能转世为人,这很难很难。


既得为人,去女即男难。人分男女,既得为人,不转女人,转为男人,这也是很难的。看见这一句,有人认为释迦牟尼佛重男轻女,这样你就误解了。释迦牟尼佛是就事实阐述,女人的果报相较于男人而言比较不好,是就果报而言。


既得为男,六根完具难。转为男人身很好,但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要完具才好。六根不完具,即便身为男人,也还是有很多的苦恼,所以要六根完具很难。


六根既具,生中国难。有佛法的国家叫中国,没有佛法的地方叫边地。六根完具,生到有佛法的国家,实在很难很难。



既生中国,值佛世难。既然生到有佛法的国家,与佛同时出世,这更难了,我们不是生在佛前,就是生在佛后,佛前佛后是八难之一。我们生在释迦牟尼佛涅槃之后,弥勒菩萨尚未下生之前,所以要与佛同时出世,这是很难的。


既值佛世,遇道者难。道者是二十种难里面的善知识,是修学佛道的人。遇见修学佛道的人很难,那是善知识,解行并重,佛经解释得很好,而且依着佛理修行,也修得很好,这叫良师善友。你不懂佛理,他可以讲给你听,让你了解佛理;你不会修行,他能告诉你怎么修行,要遇到这样的修道者,这样的善知识,很难很难。


既得遇道,兴信心难。已经遇到这样的善知识,兴起信仰心很难,就是佛经听了,修行也修了,但是信心很难发起来。


既兴信心,发菩提心难。已经兴起信心,相信佛道,要发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很难。


既发菩提心,无修无证难。修即无修,证即无证,这是大乘圆教的道理。修,不着修的相,证,不着证的相,这个心很难发。一般学佛道的人,发了菩提心,又着发菩提心的相,不能无修无证,所以要无修无证很难。



前文回顾

每日一偈  /  佛说四十二章经



经题

译者

经序①

经序②

经序③

出家证果①

出家证果②

出家证果③

断欲绝求①

断欲绝求②

割爱去贪

善恶并明①

善恶并明②

善恶并明③

转重令轻

忍恶无嗔

恶还本身

尘唾自污

返本会道

喜施获福

施饭转胜①

施饭转胜②

举难劝修①

举难劝修②

举难劝修③

举难劝修④

问道宿命

请问善大
请问力明①

请问力明②

舍爱得道

明来暗谢

念等本空①

念等本空②

假真并观

推我本空

名声丧本

财色招苦

妻子甚狱

色欲障道

天魔娆佛

无着得道

意马莫纵

正观敌色

欲火远离

心寂欲除

我空怖灭

智明破魔

处中得道

垢净明存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审核相莲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2022灵隐回眸②——以制度建设为重点 依法依规强化从严治教

2022灵隐回眸②——以制度建设为重点 依法依规强化从严治教

2022灵隐回眸:以爱国爱教为旗帜 坚定不移践行中国化方向从严治教,清净道风,是佛教传承的根本保证。2022年,杭州灵隐寺结合本寺实际,按照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构筑各项工作实施的制度基础;...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来历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来历

讲到观世音菩萨,没有佛教徒是不知道的,所谓“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单这两句,就可知道观世音菩萨是怎样的深入人心。信仰观世音菩萨,称念观世音菩萨,礼拜观世音菩萨,在中国是非常普遍的,凡有人住的地方,...

防疫|阳没阳都要看!这份分阶段防护攻略请收好

防疫|阳没阳都要看!这份分阶段防护攻略请收好

来源:健康浙江往期回顾☀藏识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

开示|谛闲法师:如来禅与祖师关之区别

开示|谛闲法师:如来禅与祖师关之区别

如来出世,唯一大事因缘,要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祖师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佛祖之道,原无二致;度生方便,乃有多门。诸佛以随机施化,四悉利生,一代时教,无非应病与药,原无实法与人。祖师棒喝,亦是...

赏析|唐代线刻石雕:药师琉璃光佛坐像

七世纪 唐代线刻石雕尺寸:50.8×85.72 cm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收藏这是一块唐初七世纪四方形线刻石雕,为释迦牟尼佛传记浮雕图。此面线刻有药师琉璃光佛及四大菩萨像,其余几面均线刻有释迦牟尼佛...

常识|五位百法:心不相应行法③

常识|五位百法:心不相应行法③

前文回顾:常识|五位百法:心不相应行法①常识|五位百法:心不相应行法②无想异熟:即无想天,在色界第四禅的第三广果天中别有高楼处,是修习无想定者所得的果报。外道因为欣求无想果报而修习无想定,命终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