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照|闻声救苦 赴感随缘

恭迎|二月十九 观世音菩萨圣诞


观世音菩萨与娑婆世界的众生有着甚深的因缘,因此几乎大家都知道有一位大菩萨名观世音,并且常常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说起来,观世音是别号,特别指这一位大慈大悲的菩萨,菩萨是通号,除了观世音,比如我们熟悉的文殊、普贤、地藏等都是菩萨。


菩萨的别号,观是以智观察,世是世间,具体有几类不同:欲界众生、色界众生、无色界众生,三界都为有漏世间;二乘罗汉为无漏世间;菩萨为二边世间;佛则为中道世间。音是音声,十法界世间有种种音声,恶音、善音、有漏音、无漏音、二边音、中道音,皆为所观之音。观是能观之智,世音即是所观之境,这就蕴含着观世音菩萨之所以能够有求必应的两个方面——众生之感和菩萨之应。如《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云:一声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也就是说,观世音菩萨观十界世间一切苦恼求救音声,随令其离苦得乐,消灾免难,故号观世音。


在我们凡夫看来,音声应当是用耳朵去听的,为什么这里说是观呢?我们凡夫耳朵只能听声,而不能观色;眼睛只能阅色,而不能听声,所谓“见不超色,耳不越声”。但是,观世音菩萨则没有这一限制,因为菩萨证得六根圆通,可以互用。观世音菩萨,观十法界之音声,而来教化援救众生,无苦不拔,无难不救,故称观世音。


凡夫世间有三苦、八苦、无量诸苦,乃至见思烦恼苦,观世音菩萨观其求救持名音声,即得解脱其同居土分段生死苦。声闻缘觉二乘众生,有尘沙烦恼苦,方便有余土变易生死苦;菩萨大道心众生,有无明烦恼苦,实报土变易生死苦。一称名号,九界三土众生之烦恼生死苦,皆令脱离,咸令成佛。


因此,观世音菩萨名号,不但凡夫应念,罗汉、菩萨也需要念,菩萨无苦恼不拔,无刹不现身,其能观之智,与所观世界众生之境,唯是一心,故号观世音。


以上是就众生之感一边来说,若论观世音菩萨之应,则菩萨早已成佛,但为度生心切,所以再示现来世间。菩萨示现有三十二应身,为对机故,或男或女,或圣或凡,其实本体同是一观音,无二无别,不过因为各人因缘不同,所见也就各有不同。就譬如水,人见为水,饿鬼见之为火,鱼虾龟鳖见之为房屋,而在天视则为琉璃。观世音菩萨对众生的应现也是如此,心量小者见小观音,心量大者见大观音,犹如敲钟,大扣则大鸣,小扣则小鸣。菩萨自己无大小人我之分,不过众生根机不同而已,实则观音周遍法界,所谓“处处池中有明月,家家门内有观音”。


菩萨之所以能够做到“闻声救苦,赴感随缘”,自然源于他的本愿发心和无限慈悲,但也与我们众生息息相关。观音实则是众生心内之观音,比如我们众生虽迷昧颠倒,但六根之体原就是观世音之观智,六尘之体实是观世音之世音。观即如如智,世音即如如理。只是我们平时日用,六根粘六尘,根尘相接,则自性隐覆,不能显现。而观世音就如天上清凉月,常游于毕竟空中,只要众生心垢涤净,根尘迥脱,则菩萨之清凉月自然应现其中,如水清则月现,故能感应道交。凡遇盗贼水火等灾难临头,至心拼命念观音,念到一心不乱,心水澄清,则自性观世音显现,而得垂救。可见念观音而得救的道理,并不希奇古怪,更非迷信神异,而是极其平常的自心本具之理。








往期回顾




法讯|杭州灵隐寺启建癸卯清明梁皇法会通启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学处
学处|佛教四纲目——信、解、行、证
学处|三皈依
学处|“信佛只要心诚,并不一定要皈依”,这种想法对吗
学处|《妙慧童女经》中的“男女平等”

☀观照
观照|礼敬佛菩萨的十种作用
观照|礼佛一拜 罪灭河沙
观照|发起一个正愿
观照|重法:主敬存诚,如面佛天

☀开示
开示|百丈怀海禅师教授的“大乘入道顿悟法”
开示|蕅益大师:常想病时,则尘心渐灭;常想死时,则道念自生
开示|马祖道一禅师:道不属修
开示|虚云老和尚:修与不修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物语|先放腊梅凝瑞雪 次教春色到瑶池
物语|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常识
常识|腊月初八为什么要喝粥
常识|五位百法:心不相应行法③
常识|五位百法:无为法
常识|五位百法(合集)

☀素食
素食|珍重
素食|诚且恭敬
素食|是春天的味道
素食|生机

☀分享
分享|志工服务“不打烊”,无私奉献迎新春
分享|今年春节,我选择这样过年
分享|这个春节更有年味
分享|人间有味是清欢

☀赏析
赏析|一幅与众不同的南宋佛画:西方三圣接引图
赏析|正定隆兴寺北宋天冠弥勒像
赏析|(传)张僧繇绘《鱼篮观音图》
赏析|贵霜王朝浮雕:世尊涅槃像

☀阅读
阅读|牛头法融禅师《心铭》
阅读|蕅益大师自传:八不道人传
阅读|不可妄自尊大轻视古德 不可甘心暴弃不为豪杰
阅读|弘一法师记忆中的慧明法师——2月23日慧明法师圆寂纪念日

☀故事
故事|求福的人
故事|老虎转罗汉
故事|玄奘法师:修福须敬凡僧
故事|金色公主

☀视频
视频|霏霏冻雨细无声 解洗梅花花上尘
视频|瑞草生嘉运 林花结早春
视频|二月二 龙抬头 雨顺风调 时清道泰
视频|笑逐东风烂熳开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审核|相莲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来历

常识|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的来历

讲到观世音菩萨,没有佛教徒是不知道的,所谓“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单这两句,就可知道观世音菩萨是怎样的深入人心。信仰观世音菩萨,称念观世音菩萨,礼拜观世音菩萨,在中国是非常普遍的,凡有人住的地方,...

赏析|敦煌藏经洞北宋绢画延寿命菩萨像

赏析|敦煌藏经洞北宋绢画延寿命菩萨像

北宋绢本设色延寿命菩萨像高72公分 宽59公分敦煌莫高窟第17窟出土法国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藏本像描绘于近方形的平织粗绢布上。图左侧长方形黄色榜题墨书“南无延受(寿)命菩萨一心供养”,右侧长方形红色...

禅诗欣赏——不知身是无根物 蔽月遮星作万端

禅诗欣赏——不知身是无根物 蔽月遮星作万端

云【唐】郭震聚散虚空去复还,野人闲处倚筇看。不知身是无根物,蔽月遮星作万端。无限苍穹,浩瀚天宇,浮云片点,来去起灭。此处深写无常聚散之意,尽得云的旨趣。次以野人倚筇闲看,特写一个静字,与云之倏动形成强...

禅诗赏析——溪桥一踏没山河

禅诗赏析——溪桥一踏没山河

赞师偈【宋】白云守端禅师百尺竿头曾进步,溪桥一踏没山河。从兹不出茶川上,吟啸无非罗里罗。守端禅师一日乘驴度桥,一踏桥板而堕,忽然大悟。从此更不游方,出语洒脱,诗中有诗,意中有意,韵味无穷。这首《赞师偈...

禅诗欣赏——舒卷纵横疾似风

禅诗欣赏——舒卷纵横疾似风

颂古【宋】兜率从悦禅师万丈洪崖倚碧空,人间有路行不通。奈何一点去无碍,舒卷纵横疾似风。“万丈洪崖倚碧空”譬喻诸佛所证之真如实相境,不属过现未来,非空非有,非心非色。本无一尘不立,更无一法可得。自离幻化...

百喻经故事——索无物(56)

百喻经故事——索无物(56)

索无物——《百喻经》经文昔有二人,道中共行,见有一人将胡麻车,在险路中不能得前。时将车者语彼二人:“佐我推车出此险路。”二人答言:“与我何物?”将车者言:“无物与汝。”时此二人,即佐推车至于平地。语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