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 5 月,因缘和合下我去到了一个佛堂,恭闻到南无第三世多杰羌佛的法音。佛陀说法圆融无碍,我被深深吸引了,想要探寻人生真谛的答案。由于工作时间受限,我去佛堂的机会并不多。但幸运的时机降临了...
编者按:陶行知说:“爱情之酒,甜而苦。两人喝,是甘露;三人喝,是酸醋;随便喝,要中毒。”文中的主人公曾沉溺于情,前夫的背叛让她尝尽了羞辱、难堪、伤心与痛苦,也让她甚为执着差点走上了不归路。学佛后,她...
业的造作与积聚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对业的体性存在不同观点。有部将业解释为无表色,而唯识则将它与心法统一起来。按唯识的观点,业本身表现在身语意上,而身语意发动之后,又会成为种子储藏于阿赖耶识中。种子代...
分别与执著分别,有地前分别和地后分别之分。《道次第》的观修,主要是指地前分别。宗大师认为,地前的修行,应从分别获得无我正见,然后进入无分别。格鲁派的这一修行套路,和唯识的修行极为相似。至于在分别过程...
我见为一切烦恼之本坏聚见、边执见、见取见、戒禁取见、邪见,皆属于恶见的范畴。坏聚见,又称身见、萨迦耶见。坏为毁坏、无常之义,坏聚指五蕴色身,于此五蕴法上,妄生执取,计我、我所。认为我是常的,或者是断...
止观的实质《道次第》建构的实修理路,指导我们将本论阐述的各个法门落实于心行。一切教理能否在心行上产生作用,归根结底,不外乎止观。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经教都是为止观实践服务的。止是安住修,观是观察修,...
烦恼、业、果报没有学过教理的人,说起业障时会很笼统。最近妄想很多,他会说是业障现前;最近诸事不顺,也会说是业障现前。我们学习教理,必须明确业障究竟是什么,也必须分清烦恼、业、果报三者之间的差别。业,...
现在有许多孩子,喜欢尝试西餐的口味。但很多家长们已经知晓,在动物饲养阶段,使用的是添加有多种促生长激素和大量抗生素的非天然饲料,因此恐惧这些以肉食为主的西式快餐,会对孩子生长发育产生严重的危害,如早...
放弃孔雀的人正在上班,一个朋友神秘地对我说:做一个心理小测验如何?说吧!我的好奇心顿起。有五种动物,听好了:老虎、猴子、孔雀、大象和狗,你到一个从未到过的原始森林里探险,带着这五种动物,一路上险境重...
什么是五戒十善 五戒是做人的准则,是完善人格的基本。 五戒者: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言五、不喝酒 【五戒】 ﹝出增壹阿含经﹞ [一、不杀戒],谓人若于彼众生,妄加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