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故事——地得金钱(90)

地得金钱

——《百喻经》



经文

昔有贫人在路而行,道中偶得一囊金钱,心大喜跃,即便数之。数未能周,金主忽至,尽还夺钱。其人当时悔不疾去。懊恼之情,甚为极苦。



释义

从前,有一个穷人在路上行走。途中偶尔拾到一袋钱,他非常高兴,就马上数起钱来。


钱还没有数完,那钱袋的失主突然赶到,把金钱全要了回去。这个人当时很后悔,要是拾到钱袋就离开,那么就可以得到这些钱了,真是后悔、痛苦极了。



寓意

我们既遇三宝,便应及时勤修善业,以求早得解脱。假使为世事俗务蹉跎岁月,将会后悔不及的。如偈所说:


今日营此事,明日造彼事。

乐着不观苦,不觉死贼至。

怱怱营众务,凡人无不尔,

如彼数钱者,其事亦如是。



往期回顾:百喻经故事 

愚人食盐(1)

愚人集牛乳(2)

以梨打头破(3)

妇诈称死(4)

渴见水(5)

子死欲停置家中(6)

认人为兄(7)

山羌偷官库(8)

叹父德行(9)

三重楼(10)

婆罗门杀子(11)

煮黑石蜜浆(12)

说人喜嗔(13)

杀商主祀天(14)

医与王女药(15)

灌甘蔗(16)

债半钱(17)

就楼磨刀(18)

乘船失盂(19)

人说王纵暴(20)

妇女欲更求子(21)

入海取沉水(22)

贼偷锦绣(23)

种熬胡麻子(24)

水火(25)

人效王眼瞤(26)

治鞭疮(27)

为妇贸鼻(28)

贫人烧粗褐衣(29)

牧羊人(30)

雇借瓦师(31)

估客偷金(32)

斫树取果(33)

送美水(34)

宝箧镜(35)

破五通仙眼(36)

杀群牛(37)

饮木筒水(38)

见他人涂舍(39)

治秃(40)

毗舍阇鬼(41)

估客驼死(42)

磨大石(43)

欲食半饼(44)

奴守门(45)

偷犛牛(46)

贫人作鸳鸯鸣(47)

野干为折树枝所打(48)

小儿争分别毛(49)

医治背偻(50)

五人买婢共使作(51)
伎儿作乐(52)

师患脚付二弟子(53)

蛇头尾共争在前(54)

愿为王剃须(55)

索无物(56)

踏长者口(57)

二子分财(58)

观作瓶(59)

见水底金影(60)

梵天弟子造物因(61)

病人食雉肉(62)

伎儿着戏罗刹服共相惊怖(63)

人谓故屋中有恶鬼(64)

五百欢喜丸(65)

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66)

夫妇食饼共为要(67)

共相怨害(68)

效其祖先急速食(69)

尝菴婆罗果(70)

为二妇故丧其两目(71)

唵米决口(72)

诈言马死(73)

出家凡夫贪利养(74)

驼瓮俱失(75)

田夫思王女(76)

构驴乳(77)

与儿期早行(78)

为王负机(79)

倒灌(80)

为熊所啮(81)

比种田(82)

猕猴(83)

月蚀打狗(84)

妇女患眼痛(85)

父取儿耳珰(86)

劫盗分财(87)

猕猴把豆(88)

得金鼠狼(89)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明来暗谢

每日一偈|《佛说四十二章经》:明来暗谢

佛言:夫见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灭,而明独存。学道见谛,无明即灭,而明常存矣。无明:为烦恼别称。不如实知见之意,即闇昧事物,不通达真理与不能明白理解事相或道理的精神状态。亦即不达、不解、不了,...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议洗肠尊者(315)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议洗肠尊者(315)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二十四节气|大寒——山中无历日 寒尽不知年​

二十四节气|大寒——山中无历日 寒尽不知年​

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每年的1月20日左右太阳就走到了黄经300°便进入了一年之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授时通考·天时》云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常言道“大寒小寒,...

杭州佛学院教理院、外语院、艺术院美术专业2023年招生简章

杭州佛学院教理院、外语院、艺术院美术专业2023年招生简章

教理院● 杭州佛学院是经国家宗教事务局批准,浙江省佛教协会主办,杭州市佛教协会承办的一所综合性佛教院校。学院前身是1946年由太虚大师和巨赞法师创办的“杭州武林佛学院”,是一所以佛学理论教育...

阅读|大道无成 业果先就——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选读(三十一)

阅读|大道无成 业果先就——莲池大师《竹窗随笔》选读(三十一)

菩萨人见如来弹斥偏小①,赞叹大乘,知菩萨道所当行矣;然不审其实,而徒假其名,为害滋甚。是故“未能自度,先能度人”者,菩萨也;因是而己事不明,好为人师,则非矣!六度齐修,万行兼备者,菩萨也;因是而专务有...

百喻经故事——为熊所啮(81)

百喻经故事——为熊所啮(81)

为熊所啮——《百喻经》经文昔有父子与伴共行。其子入林,为熊所啮,爪坏身体,因急出林,还至伴边。父见其子身体伤坏,怪问之言:“汝今何故被此疮害?”子报父言:“有一种物,身毛耽毵,来毁害我。”父执弓箭,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