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行迹|济癫僧传(13)


十三、色迷情禅心愈定


却说济癫一直走到王行首家来,那娘子正站在门首。济癫问道:“沈提点在你家中么?”

娘子道:“沈相公昨夜来的,方才起来,去洗浴了。你要会他,可到里面去坐一会儿等他。”

济癫道:“既是就来,我便进去等他一等。”

遂一直上了楼,到王行首房里一看,静悄悄的,王行首尚未起来。



济癫走到床前,轻轻地揭了暖帐,见那王行首仰睡着,正昏沉沉地梦魇。济癫在踏板上,取起一只小绣鞋儿,揭开了锦被,轻轻地放在他身上,遂折转身走下楼来。却好正撞着沈提点洗浴回来,便叫:“济公!久不见你,甚是想你,今日却缘何到此?”

济癫道:“我自天台回来,特到你家问问,说你昨夜不曾回家。我猜定在这里,故此特来寻你。”

沈提点道:“来得好!且上楼共吃早饭。”


此时王行首已惊醒了,见身上放着一只绣鞋,正在那里究问娘子,是谁上来过,娘子道:“再无他人,必是这济和尚!”

忽见沈提点同济癫走进房来,王行首看看济癫笑道:“好一个出家人,怎么嫌疑也不避,这等无礼!”

济癫道:“并非僧家无礼,却有一段因缘。

王行首道:“明是胡说,有何因缘?”



济癫道:“你才梦中曾见些甚么?”

王行首道:“我梦见一班恶少年,将我围住不放。”

济癫道:“后来怎么了?”

王行首道:“我偶将眼一闭,就都不见了。”

济癫道:“却又来,这岂不是一段因缘!”



济癫遂取纸笔,写出一首《临江仙》的词儿来:

蝶恋花枝应已倦,睡来春梦昏昏,衣衫卸下不随身,娇痴生柳崇,唐突任花神,故把绣鞋遮洞口,莫教觉后生嗔,非干和尚假温存,断出生死路,绝却是非门。

沈提点看了,大笑道:“却原来是这段因缘,点醒了你一场春梦,还不快将酒来,酬谢济师美意!”

正说间,娘子托了三碗点冻酒来,每人一碗。济癫吃了道:“酒倒好,只是一碗不济事。”



王行首道:“这一碗我不吃,索性你吃了吧。”

济癫拿起来又吃了,娘子又搬上饭来,三个人同吃了。济癫叫一声:“多谢!多谢!”就要别去。

沈提点道:“得便时,千万到我家来走走,我有好酒请你!”说罢别了。

【待续】


▲第一回  静中动罗汉投胎

▲第二回  来处去高僧辞世

第三回  茅屋两言明佛性

▲第四回  灵光一点透禅机

▲第五回  近恋亲守身尽孝

▲第六回  远从师落发归宗

▲第七回  坐不通前真苦恼

▲第八回  悟得澈后假癫狂

▲第九回  有感通唱歌度世

▲第十回  无执着拂棋西归

第十一回  扫得开突然而去

▲第十二回  放不下依旧再来




图片|网络

编辑|慧容

责编|妙声

审核|相莲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二十四节气|小雪——云物凄凉小雪初

二十四节气|小雪——云物凄凉小雪初

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唐·戴叔伦《小雪》立冬后的天气,原还有些冷暖不定小雪一到,阳光便收起最后的温暖人们也裹上了厚实的冬衣此时北方多地迎来入冬后的第一场雪但都...

华严法会|请佛住世 除谤法障

华严法会|请佛住世 除谤法障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第七大愿请佛住世,可以除谤法障,得慈善根。佛有三身:一法身,乃中道之理体,无生亦无灭。二报身,乃因行功德圆满享受法乐之身,有始无终。以上二种佛身,均不须请求住世,而自然住世。三应化身,...

释教三字经|造诸论 施甘露

释教三字经|造诸论 施甘露

龙树菩萨离开龙宫后,随缘行化,摧伏各家外道,广弘大乘正法,作《优波提舍》十万偈,又作《庄严佛道论》五千偈、《大慈方便论》五千偈及《中论》五百偈,又造《无畏论》十万偈,令大乘佛教大行于天竺,被他感化的婆...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不退法尊者(305)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不退法尊者(305)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

百喻经故事——病人食雉肉(62)

百喻经故事——病人食雉肉(62)

病人食雉肉——《百喻经》经文昔有一人,病患委笃。良医占之云:“须恒食一种雉肉,可得愈病。”而此病者市得一雉,食之已尽,更不复食。医于后时见,便问之:“汝病愈未?”病者答言:“医先教我恒食雉肉,是故今者...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受胜果尊者(309)

灵隐寺五百罗汉堂——受胜果尊者(309)

阿罗汉,包含杀贼、不生、应供三义:杀贼,贼,指见、思之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槃,而不复受生于三界中,故称不生;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烦恼,应受人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