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灵隐回眸④——以改革创新为引领 强化数字赋能激发活力


2022灵隐回眸:

①以爱国爱教为旗帜 坚定不移践行中国化方向

②以制度建设为重点 依法依规强化从严治教

③以平安创建为目标 推动寺院管理现代转型


杭州灵隐寺成立佛教数字赋能研究中心,在探索数字赋能现代寺院智慧管理,激发江南名刹活力等方面倾注了大量精力,为打造具有鲜明杭州佛教辨识度的数字化应用场景树立了榜样。



浙江省民宗委副主任陈振华,杭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宗局局长邵根松,市委统战部副部长盛春霞,杭州市民宗局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王德好等,专门就“灵隐寺一体化综合服务”应用场景进行调研、指导。在省市民宗部门牵头下,4月份“杭州灵隐寺智慧寺院建设专班”成立,要求灵隐寺紧跟数字化改革大潮,主动融入全省数字化改革工作部署,充分挖掘数据效能,不断推动数字赋能与寺院管理深度融合,统筹推进“智慧寺院”应用场景建设。


7月,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主任鲍秀英,杭州市副市长刘嫔珺等,共同点亮数字赋能应用场景大屏,见证杭州灵隐寺“智慧寺院”应用场景正式上线。



数字灵隐应用场景,把现代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融入到数字化改革之中,通过打造和合共住、学修考评、佛事活动、平安寺院、丛林库房、走进灵隐等6大子场景,推动数字技术与现代寺院智慧管理深度融合,实现内部规范管理、外部优质服务。按照“一寺创新、全省复制”的建设目标,杭州灵隐寺在建好集约化数字组件平台的基础上,推动全省佛教寺院共建共享数字化改革成果。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唐代诗歌中的灵隐寺
藏识|“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宋代诗词中的灵隐寺
藏识|“夜寒香界白,涧曲寺门通”——清代诗歌及文艺(诗词)理论中的灵隐寺
藏识|南宋灵隐寺首任住持端裕禅师的禅法

☀巡觅
巡觅|关于在灵隐寺许下的和实现的愿望
巡觅|思灵隐 愿重游
巡觅|信佛不是迷信
巡觅|学习佛法二、三事

☀学处
学处|放生思想的渊源
学处|无有众苦 但受诸乐——一起来看看极乐世界的十种快乐
学处|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具体分为哪几个阶段
学处|佛教是如何认识疾病的

☀观照

观照|礼敬佛菩萨的十种作用

观照|礼佛一拜 罪灭河沙
观照|发起一个正愿
观照|重法:主敬存诚,如面佛天

☀开示
开示|太虚大师:欲令吾人安信志之心,定慧性之命,必求佛教之无上真正之道
开示|圆瑛法师:提倡素食聚餐会
开示|虚云老和尚:一切圣贤之所以为圣贤者,其要在于明因识果
开示|百丈怀海禅师教授的“大乘入道顿悟法”

☀联灯
联灯|佛弟子悲心遍及一切众生 为何还会有国家的观念
联灯|佛诞恰逢母亲节 当效释尊报母恩
联灯|为报一切父母恩 佛在忉利天说了这部经
联灯|佛弟子如何过重阳节

☀物语
物语|苟非一片金刚地 难使菩提叶叶辉
物语|睹见莲花思妙法
物语|桂花香处露真机
物语|先放腊梅凝瑞雪 次教春色到瑶池

☀常识
常识|五位百法:心所法之不定心所
常识|腊月初八为什么要喝粥
常识|五位百法:色法
常识|五位百法:心不相应行法②

☀素食
素食|动静寒温 自愧自悔
素食|放下
素食|闻教便行
素食|珍重

☀分享
分享|舌灿莲花 妙语连珠
分享|志工服务“不打烊”,无私奉献迎新春
分享|今年春节,我选择这样过年
分享|这个春节更有年味

☀赏析
赏析|敦煌写经精品:释慧湛《佛说生经》手稿
赏析|五世纪北魏石雕定光佛立像碑
赏析|南梁石雕阿育王像
赏析|宋代《五百罗汉·应身观音图》

☀阅读
阅读|紫柏禅师:于境缘不可意处,最为大幸
阅读|富贵留恋人
阅读|他非不足辨 己过当自修
阅读|牛头法融禅师《心铭》

☀故事
故事|厨房得遇文殊菩萨现身的灵隐祖师
故事|凡眼不识菩萨
故事|金色比丘尼
故事|被遗弃的弟弟

☀视频
视频|月德呈瑞 玉兔迎春
视频|生日祝福 福寿延绵
视频|灵隐问禅
视频|元宵佳节同欢乐 处处咸燃无尽灯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审核|相莲



点我:
标签: 灵隐寺

相关文章

百喻经故事——父取儿耳珰(86)

百喻经故事——父取儿耳珰(86)

父取儿耳珰——《百喻经》经文昔有父子二人缘事共行。路贼卒起,欲来剥之。其儿耳中有真金珰,其父见贼卒发,畏失耳珰,即便以手挽之,耳不时决,为耳珰故,便斩儿头。须臾之间,贼便弃去。还以儿头着于肩上,不可平...


分享|我是自己的第一位游客

分享|我是自己的第一位游客

慈/悲/包/容/感/恩在灵隐寺做讲解员的时间越来越长了。看着冷泉涨落,人潮聚散,虽然最开始的热情逐渐淡化,但持之以恒的信心却在一次次的讲解中悄悄的生长。无论是节日里香客人潮汹涌,还是疫情时门庭冷落,灵...

历史|清代弘扬净土的代表人物——中国佛教史略之清代佛教(七)

历史|清代弘扬净土的代表人物——中国佛教史略之清代佛教(七)

净土为清初以来佛教各宗的共同信仰。最致力弘扬者以行策、省庵、彻悟、瑞安、悟开、古昆、印光等为代表人物。行策(1628—1682)字截流,住常熟普仁院,创七日念佛法,著有《起一心精进念佛七期规式》,为清...

慈孝文化节|“2022年度中华慈孝人物”名单揭晓 “团圆”行动等入选

慈孝文化节|“2022年度中华慈孝人物”名单揭晓 “团圆”行动等入选

8月2日,中华慈孝文化节组委会公布“2022年度中华慈孝人物/团体”名单,“团圆”行动等入选。“2022年度中华慈孝人物/团体”通过相关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和社会组织推荐,经过评审委员会遴选产生。慈孝是...

图集|最是深秋开绣谷 层层红叶向梵宫

图集|最是深秋开绣谷 层层红叶向梵宫

灵山此日快初逢  九里松阴古径通自昔飞来峰突兀  至今不改石玲珑寒生佛面双溪月  幽锁猿声一洞风最是深秋开绣谷  层层红叶向梵宫往期回顾☀藏识藏识|“楼观沧海日...

禅诗欣赏——藕丝窍里轻弹指 推出须弥第一峰

禅诗欣赏——藕丝窍里轻弹指 推出须弥第一峰

无碍【宋】雪岩祖钦禅师一处通兮处处通,如风过树月行空。藕丝窍里轻弹指,推出须弥第一峰。何谓无碍?自在通达而无碍,自在涉入而无碍,自在融通而为一体,如同灯光互相涉入,即是无碍之相。《往生论》曰:“无碍者...